首页|不同形态氮素添加下三江源区高寒草甸草场氮素分配与利用

不同形态氮素添加下三江源区高寒草甸草场氮素分配与利用

扫码查看
[目的]研究三江源区高寒草甸牧草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利用和残留氮素在土壤中的去向及分配,以期为制定三江源区高寒草甸草场养分科学添加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在青海省称多县高寒草甸试验站开展15N田间微区示踪试验,试验设置3个不同氮素形态处理,分别为(15NH4)2SO4、Ca(15NO3)2、CO(15NH2)2,各处理的氮素施用量均为N 300 kg/hm2.分析了施肥当年和次年不同形态氮素在高寒草甸牧草地上部、地下部中的含量,及在0—15、15—30 cm土层土壤中的去向及分配.[结果]1)在施肥当年,与Ca(15NO3)2、(15NH4)2SO4处理相比,CO(15NH2)2处理下牧草地上部氮素吸收量分别显著增加了276.4%、48.1%,地下部分别显著增加了360.3%、129.2%;0—15 cm土层中的氮素残留量分别增加了275.6%、78.4%,15—30 cm土层分别增加了240.1%、115.6%(P<0.05).2)在施肥次年,与Ca(15NO3)2、(15NH4)2SO4处理相比,CO(15NH2)2处理牧草地上部分氮素吸收量分别显著增加了206.9%、66.1%,牧草地下部分显著增加了473.2%、234.4%;0—15 cm土层中氮素残留量分别显著增加了635.6%、129.5%,15—30 cm土层分别显著增加了22.5%、188.2%(P<0.05).3)在施氮当年,(15NH4)2SO4和Ca(15NO3)2处理氮素去向表现为:15N损失量>15N土壤残留量>15N植物吸收量,而CO(15NH2)2处理为:15N土壤残留量>15N植物吸收量>15N损失量;在施氮次年(15NH4)2SO4和Ca(15NO3)2处理的氮素去向为:15N损失量>15N植物吸收量>15N土壤残留量,而CO(15NH2)2处理为:15N植物吸收量>15N损失量>15N土壤残留量.[结论]外源添加CO(15NH2)2能保证较高的氮素吸收率、较低的损失率,且残留氮素能发挥较好的后效作用,因此酰胺态氮为三江源区高寒草甸草场优选的氮素形态.
Nitrogen alloc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alpine meadows of the Sanjiangyuan region under exogenous additions of different nitrogen forms

向雪梅、德科加、张琳、冯廷旭、林伟山、钱诗祎、魏希杰、王伟、徐成体、耿晓平

展开 >

青海大学 /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 810016

青海省称多县气象局,青海称多 815199

氮素形态 高寒草甸 氮素去向 15N示踪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称多子站建设项目

31860678K9922050

2023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331
ISSN:1008-505X
年,卷(期):2023.29(3)
  • 2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