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近30年我国不同地区农田耕层土壤的pH变化特征

近30年我国不同地区农田耕层土壤的pH变化特征

扫码查看
[目的]pH是土壤质量和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掌握全国农田耕层土壤pH变化可为国家制定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pH数据来源于 2005-2014 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农田耕层土壤pH测定结果,包括《中国土壤普查数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典型土种pH数据、部分省级第二次土壤普查图书和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耕地pH数据、《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基础养分数据集》的 846 万个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对比分析了近 30 年来全国农田耕层土壤pH变化和分级情况.依据GB/T 33469-2016《耕地质量等级》将研究区域分为9个区,分析了不同区域土壤的pH空间分布和变化速率.[结果]30 年来我国 25 省区市农田耕层土壤pH平均值均呈下降趋势.1979-1985 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35.79%的农田耕层土壤pH平均值<6.5,25.62%在 6.5~7.5,36.22%在 7.5~8.5,2.22%在 8.5~9.0.2005-2014 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时期,以上 4 个等级的土壤面积占比分别为 42.92%、18.49%、35.95%、2.62%.区域空间分布变化表明,相比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测土配方施肥时期东北区、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pH<5.5 的耕地面积占比分别增加了 2.61%、2.24%、14.93%、1.16%,这 4 个区域耕层土壤酸胁迫程度加剧,酸性土壤和弱酸性土壤面积增加.相对于酸性土壤的酸化,东北区的中性土壤和弱碱性土壤及黄淮海的弱碱性土壤酸化速率大,应采取合理的措施降低其酸化速率.[结论]30 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农田耕层土壤pH下降,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区所属的福建、海南、江西、广东和浙江等省农田耕层pH≤5.5 所占比例最高,土壤酸化尤为严重.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相比,<6.5 等级的土壤比例增加了7.13个百分点.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surface soil pH of farmland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in the past 30 years

farmlandsoil acidificationthe Second National Soil Censusthe Soil Testing and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Project

杨帆、贾伟、杨宁、李文西、段英华、胡炎、崔勇

展开 >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北京 100125

扬州市耕地质量保护站,江苏扬州 225101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 22510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

展开 >

耕地 土壤酸化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2023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331
ISSN:1008-505X
年,卷(期):2023.29(7)
  • 4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