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期水稻秸秆及生物炭还田替代等养分量化肥对寒地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长期水稻秸秆及生物炭还田替代等养分量化肥对寒地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秸秆还田是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生产力和减少化肥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探讨水稻秸秆或秸秆生物炭替代部分化肥对寒地水稻生长、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寒地水稻秸秆资源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位于沈阳农业大学的水稻秸秆生物炭长期定位试验始于 2013 年,在等氮磷钾施用量下,设置5 个处理:单施氮磷钾化肥处理(NPK)及低量生物炭(1.5 t/hm2,LB)、高量生物炭(3.0 t/hm2,HB)、低量秸秆(4.5 t/hm2,LS)、高量秸秆(9.0 t/hm2,HS)分别替代等养分量化肥处理.调查水稻主要生育期的生长动态指标(茎蘖数、叶绿素含量和株高),测定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并计算水稻氮肥偏生产力.[结果]低量LB和LS处理的水稻分蘖数显著高于对应的高量HB和HS处理,整个分蘖期平均提高 27.1%,且在分蘖末期,LB处理的分蘖数显著高于LS处理(13.9%).在水稻分蘖期,低量LB和LS处理的叶绿素含量(CCI值)、株高显著高于对应的高量HB和HS处理,CCI值和株高分别平均提高25.7%和 10.4%,且LB处理CCI值和株高均高于LS处理,分别提高了 9.9%和 5.9%.然而,从拔节期到成熟期,LS处理的CCI值和株高均高于LB处理,分别平均增加 11.5%和 4.0%.LB和LS处理的水稻籽粒产量分别较NPK处理显著提高了 6.5%和 6.2%,HS处理产量与NPK处理无显著差异,HB处理较NPK处理显著降低了 20.3%.LB、LS和HS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显著高于NPK处理 11.7%、26.7%和 49.0%,而HB处理显著低于NPK处理 11.7%.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NPK处理相比,LB处理产量增加主要是由于提高了水稻分蘖数(25.2%)、有效穗数(2.1%)和结实率(0.8%),LS处理则主要是由于提高了株高(5.2%)和千粒重(2.7%).[结论]连续多年施用低量秸秆或低量生物炭替代等量养分的化肥,可以促进寒地水稻分蘖和生长,提高籽粒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连续高量秸秆替代等养分量化肥的增产潜力有限,但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氮肥偏生产力,而高量生物炭替代等养分量化肥存在降低产量的风险.
Effects of continuous replacing equal amount of chemical fertilizer nutrients with rice straw and straw biochar on rice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cold region

rice strawstraw biocharrice growthrice yieldyield component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nitrogen fertilizer

刘雅仙、安宁、吴正超、杨劲峰、韩巍、韩晓日

展开 >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辽宁沈阳 110866

水稻秸秆 秸秆生物炭 水稻生长 水稻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氮肥偏生产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41807014415012352018YFD0200200

2023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331
ISSN:1008-505X
年,卷(期):2023.29(10)
  • 3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