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甘草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衍生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甘草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衍生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扫码查看
采用多重柱层析和重结晶的方法从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根中提取和分离6个黄酮类化合物,并通过结构修饰获得3个乙酰化衍生物,然后使用核磁共振和旋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比浊法测定9个化合物在10μg·mL-1时对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的抑制率,并进一步测定了具有抑菌活性化合物的EC50(有效中浓度)和EC90(抑制率90%时的化合物浓度)值.结果表明:甘草根中6个黄酮类化合物及3个乙酰化衍生物分别为4′-O-甲基光甘草定、hispaglabridin B、光甘草定、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4,4′-O-二乙酰基异甘草素、4-O-乙酰基异甘草素和4′-O-乙酰基甘草素.在10μg·mL-1时,4′-O-甲基光甘草定、hispaglabridin B和光甘草定对大部分供试病原菌的抑制率较高,异甘草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的抑制率达到76.25%,而4,4′-O-二乙酰基异甘草素和4-O-乙酰基异甘草素对部分病原菌的抑制率高于30.00%.4′-O-甲基光甘草定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EC50值均小于10.00μg·mL-1,对黄瓜灰霉病菌的EC50和EC90值显著(P<0.05)低于对照药剂甲基硫菌灵,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EC50和EC90值与甲基硫菌灵总体上无显著差异.Hispaglabridin B对黄瓜灰霉病菌的EC50和EC90值显著低于甲基硫菌灵.光甘草定的抑菌活性最强,除了对枸杞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EC50值为48.90μg·mL-1外,对其他供试病原菌的EC50值均小于10.00μg·mL-1,并且对水稻纹枯病菌、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黄瓜灰霉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EC50和EC90值总体上显著低于甲基硫菌灵.异甘草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EC50值仅为2.98μg·mL-1,与对照药剂噻枯唑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4′-O-甲基光甘草定、hispaglabridin B和光甘草定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可作为新型生物农药先导化合物进行开发;异甘草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可作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细菌病害防治药剂.
Extraction, isolation, and derivatization of flavonoids from root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and studyon their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徐曙、赵兴增、周倩、陈虞超、李林蔚、郭生虎

展开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 ,江苏 南京210014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宁夏 银川750002

甘草 黄酮类化合物 衍生物 植物病原菌 抑制率 室内毒力

宁夏农林科学院对外科技合作专项2019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资金(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部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

DW-X-2018009财社〔2019〕39号

2020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省植物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植物园保护分会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32
ISSN:1674-7895
年,卷(期):2020.29(6)
  • 14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