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种植密度对甘肃不同生态区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甘肃不同生态区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揭示不同播种量处理对甘肃省3个不同生态区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分别以陇中2号、兰天36号和铜麦6号为材料,设置5个播种量水平,低温半干旱区和半湿润易旱区为150.0、187.5、225.0、262.5和300.0kg/hm2,半干旱区为112.5、150.0、187.5、225.0和262.5kg/hm2.研究了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群体结构的变化特性和不同区域产量差异.结果 表明,低温半干旱区、半湿润易旱区和半干旱区适宜播种量依次为187.5、225.0和225.0kg/hm2,最高产量分别是5 472.0、5 730.0和7 271.4kg/hm2.随种植密度的升高,各生态区小麦产量、穗数均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穗粒数随之减小,千粒重无明显变化;基本苗和分蘖成穗率随密度的变化趋势与产量变化一致;地上部生物量随密度增大呈增加趋势,半湿润易旱区和半干旱区不同播种量间地上部生物量差异显著;在相同的播种量下(150.0和225.0kg/hm2),不同区域的产量差异较大,以半干旱区平均产量最高,半湿润易旱区次之,低温半干旱区最低.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Wheat Yield Formation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Regions of Gansu Province

柴芳梅、高甜甜、柴守玺、程宏波、宋亚丽、鲁清林

展开 >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730070,甘肃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730070,甘肃兰州

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745000,甘肃庆阳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730070,甘肃兰州

展开 >

甘肃 生态区 种植密度 小麦 产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3-2-4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8YFD020040131760362

2020

作物杂志
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作物杂志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21
ISSN:1001-7283
年,卷(期):2020.(3)
  • 14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