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甘蔗轮作青饲玉米和花生对甘蔗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甘蔗轮作青饲玉米和花生对甘蔗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研究不同轮作模式对蔗田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以及甘蔗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设甘蔗连作(A)、青饲玉米-青饲玉米-甘蔗轮作(B)和花生-花生-甘蔗轮作(C)3个种植模式,分别测定了连作和轮作前后蔗田耕作层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相关酶活性,调查了甘蔗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并分析了不同模式下作物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A处理相比,B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和有效磷含量、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和细菌数,而C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的pH值,水解性氮、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蔗糖酶、酸性蛋白酶、酸性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明显降低了土壤真菌数量,下降了2.47×104个/g.2种轮作模式甘蔗的农艺性状和品质均优于连作,B处理和C处理的出苗率、分蘖率、产量和糖分比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量与相关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轮作使甘蔗生产提质增效,可能由于轮作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相关酶活性,进一步改善了蔗区酸性土壤的pH值,加速土壤有效养分的释放,从而促进甘蔗的生长发育,缓解连作障碍,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
Effects of Sugarcane Rotation Green Fodder Corn and Peanut on Sugarcane Growth and Soil Properties

范业赓、陈荣发、闫海锋、周慧文、翁梦苓、黄杏、罗霆、周忠凤、丘立杭、吴建明

展开 >

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530007,广西南宁

甘蔗轮作 甘蔗生长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 土壤养分

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先锋队专项行动项目广西农科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南宁市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与科技服务科研基地专项2018年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子课题

AD19245080桂农科JZ202003桂农科2017YM0520182197-4GZ001141006

2021

作物杂志
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作物杂志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21
ISSN:1001-7283
年,卷(期):2021.(1)
  • 9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