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玉米叶片"源"的高温胁迫阈值研究

玉米叶片"源"的高温胁迫阈值研究

扫码查看
为了明确玉米叶片"源"的高温胁迫温度阈值,采用盆栽试验,利用可精准控温(模拟大气温度变化)的人工气候室,以日最高温32℃为对照,分别设置日最高温34℃、36℃和38℃3个处理,于玉米拔节期进行持续10d的温度控制试验,比较叶片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对不同高温的响应,以及叶片气孔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光反应阶段,38℃处理下的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Ⅱ)与其他处理相比均显著降低,但胁迫解除后均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其他3个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暗反应阶段,与对照相比,36℃和38℃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均显著降低,胞间CO2浓度(Ci)均显著升高,且38℃处理在胁迫解除后Pn未能恢复.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在36℃和38℃处理下,叶绿体结构逐渐紊乱降解,脂质球体含量增加,淀粉粒合成减少.综上可知,对于玉米叶片"源",日最高温的胁迫阈值是36℃,阈值附近的高温胁迫主要是限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Study on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Threshold of Maize Leaves

张学鹏、李腾、王彪、刘晴、刘涵瑜、陶志强、隋鹏

展开 >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100193,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100081,北京

玉米 高温胁迫 阈值 叶片 光合作用 叶绿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70138732071978

2021

作物杂志
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作物杂志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21
ISSN:1001-7283
年,卷(期):2021.(2)
  • 6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