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西省不同年代旱地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抗旱性特征分析

山西省不同年代旱地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抗旱性特征分析

扫码查看
干旱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旱地小麦产量特征进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以抗旱闻名的山西省旱地小麦育成品种为材料,在雨养和灌溉2种水分处理下分析了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趋势以及各年代小麦品种的抗旱性,探明品种改良过程中产量提升的生理及形态机制,对未来旱地小麦育种的性状选择提供指导.结果 表明,山西旱地小麦品种平均产量随年代逐渐增加,1990s前产量的年均增益明显高于1990s后,1990s-2010s间产量增加差异不显著;有效穗数和千粒重随年代呈增加趋势,而穗粒数和抗旱性随年代呈波动性变化.山西省旱地小麦产量整体偏低,通过遗传改良提升产量仍具有较大的空间.综合产量因素的改良趋势,在今后的旱地小麦育种中应继续增加有效穗数和千粒重,以提高小麦穗粒数作为重要途径和手段.
Analysis of the Yield Components and Drought Resistance of Dryland Wheat in Different Years from Shanxi Province

王云、乔玲、闫素仙、武棒棒、郑兴卫、赵佳佳

展开 >

芮城县农业农村局,044000,山西运城

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041000,山西临汾

山西省 旱地小麦 产量性状 抗旱性 演变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201901D211567

2021

作物杂志
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作物杂志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21
ISSN:1001-7283
年,卷(期):2021.(5)
  • 3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