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积极权利的困境及可能解法
积极权利的困境及可能解法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积极权利"意指从他人或政府手中获得福利或服务的权利,它直到20世纪中叶才获得广泛承认.积极权利可以在自由放任主义的反驳中得到辩护,但是它的分配方式有待论证.国家契约主义对积极权利的建构是不成功的,这意味着积极权利必须是普遍权利.然而,无条件的普遍主义积极权利会遭遇资源稀缺导致的正义悖论,这说明积极权利的成立是有条件的.根据权利与义务均衡原则,劳动义务即是积极权利的条件,难点在于如何与自由相兼容.相比于平等主义的道德约束,"预付人权"理论提供了更切实际的解决方案.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惠民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关键词:
积极权利
福利国家
预付人权
义务
劳动
出版年:
2025
世界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世界哲学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221
ISSN:
1671-4318
年,卷(期):
202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