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个体化预测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列线图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个体化预测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列线图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目的:构建可个体化预测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的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验证。方法:选取 2017 年 10 月—2022年 3月我院收治的 269例心肌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室壁瘤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级或Ⅳ级[OR =3。985,95%CI(1。443,11。003)]、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LAD)/左主干(LM)[OR =2。813,95%CI(1。183,6。687)]、LVEF值<50%[OR=2。906,95%CI(1。189,7。100)]、≥4个相邻导联 ST段抬高[OR =4。855,95%CI(1。978,11。915)]和 QTd≥63。62 ms[OR =22。069,95%CI(9。134,53。319)]是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模型验证结果显示,一致性指数(C-index)为 0。925[95%CI(0。907,0。943)],校准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 0。904[95%CI(0。884,0。924)],在 10%~81%预测范围内,模型净获益。结论: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或Ⅳ级、罪犯血管为 LAD/LM、LVEF<50%、≥4 个相邻导联 ST段抬高和 QTd≥63。62 ms会增加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的风险,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的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家萍、陈俊
展开 >
作者单位: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安徽马鞍山 243099)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室壁瘤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出版年:
2024
DOI:
10.12102/j.issn.1672-1349.2024.01.029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
1.463
ISSN:
1672-1349
年,卷(期):
2024.
22
(1)
参考文献量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