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多巴丝肼联合己酮可可碱序贯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多巴丝肼联合己酮可可碱序贯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分析多巴丝肼联合己酮可可碱序贯治疗早期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病人脑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B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3 月—2022 年 3月我院收治的 98例早期 PD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49 例。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己酮可可碱序贯治疗。连续治疗 14周后统计两组每日总"关"期时间、多巴丝肼用量及副反应情况,并评价两组运动功能状况。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流速(Vm)、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血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前列环素(PGI2)、一氧化氮(NO)]以及 IL-17、HMGB1和 MCP-1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每日总"关"期时间缩短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多巴丝肼用量的增加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中Ⅲ、Ⅳ部分评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 Hoehn-Yahr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 14周后观察组颈总动脉Vm明显加快(P<0。05),颈总动脉RI、PI和血清ET-1、IL-17、HMGB1、MCP-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 PGI2 和 NO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以上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4%)明显低于对照组(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序贯作为多巴丝肼的辅助用药方案,对早期 PD病人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并能进一步改善脑供血和血管内皮功能以及下调血清 IL-17、HMGB1、MCP-1的表达水平。

王少颖、高洁、李宁、王莉迪、刘明、刘俐杰、王青青、李净兵、刘翠青

展开 >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石家庄 050000)

帕金森病 己酮可可碱 多巴丝肼 脑血流动力学 血管内皮功能 炎症反应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项目(2022)

20220799

2024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1.463
ISSN:1672-1349
年,卷(期):2024.22(7)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