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肿瘤相关性心脏损伤临床特点及益气活血中西医结合疗法干预模式探讨

抗肿瘤相关性心脏损伤临床特点及益气活血中西医结合疗法干预模式探讨

扫码查看
目的:分析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心脏损伤的临床特点,探讨多学科交叉的必要性及益气活血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优势。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2023年 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肿瘤内科、心内科、放疗科、普外科就诊,并在治疗期间出现心脏损伤的门诊和住院肿瘤病人 5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抗肿瘤治疗后引起的心脏损伤情况,包括心脏损伤的病因、疾病种类、临床表现、病程、中医干预方法、对肿瘤治疗的影响和预后等。总结心脏损伤的临床特点、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对病程和疗效的影响及中医早期干预的优势。结果:56例病人引起心脏损伤的病因中化疗和免疫治疗比例最高,较其他病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化疗药类别进行分类统计,引发心脏损伤化疗药物均为蒽环类药物(P<0。05)。在心脏损伤疾病分类方面,化疗引起的心脏损伤以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主,免疫治疗引起的心脏损伤以心肌炎为主,较其他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人均接受过西医治疗,同时接受过中医治疗的有 31例,用药以益气活血类中药为主,接受中医治疗的病人病程更短(P<0。05)。经过 MDT讨论或转科治疗 42例,病程较未经过 MDT讨论的病人缩短(P<0。05),MDT有利于疾病尽快恢复。因心脏损伤出现抗肿瘤治疗中断时间为(40。35±3。90)d,8例病人中断期间出现疾病进展或死亡,48例病情稳定,心脏损伤经过积极治疗对抗肿瘤疗效影响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心脏损伤发病有一定规律,蒽环类化疗和免疫治疗最容易引起心脏损伤,化疗多引起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免疫治疗多引起心肌炎。MDT有利于缩短心脏损伤病程,延缓肿瘤进展;联用益气活血中药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有助于减轻心脏损伤。

苏菲、张富强、夏莎莎、刘春燕、何凤娟、娄彦妮

展开 >

中日友好医院,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北京 100029)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

肿瘤 心脏损伤 多学科 益气活血 中西医结合

2024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1.463
ISSN:1672-1349
年,卷(期):2024.22(8)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