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池积血清除术后病人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及预后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池积血清除术后病人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及预后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池积血清除术后病人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及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9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清除组(134例)和未清除组(63例)。未清除组予以动脉夹闭治疗,清除组在动脉夹闭治疗后进行脑池积血清除,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血管痉挛发生率及预后情况。根据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截至随访日期2020年2月5日,19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中失访17例,其中清除组7例,未清除组10例,共180例病人完成随访。72例病人预后不良作为预后不良组,其余10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作为预后良好组。治疗后,清除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44。09%(56/127)低于未清除组的60。38%(3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除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4。65%(44/127)低于未清除组的52。83%(2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年龄、颅内压、脑脊液循环压力、脑灌注压、治疗方案、血管痉挛发生率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池积血清除(OR=0。041)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病人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脑血管痉挛(OR=21。838)、高脑脊液循环(OR=1。067)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池积血清除术后病人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44。09%;脑池积血清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病人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脑血管痉挛、高脑脊液循环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幸文利、何泽元、谭关平

展开 >

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遂宁 629000)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池积血清除 脑血管痉挛 预后 风险因素

遂宁市中心医院院内科研项目

2019y19

2024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1.463
ISSN:1672-1349
年,卷(期):2024.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