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以"3的倍数特征"教学为例
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以"3的倍数特征"教学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数学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达到知其然,又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说理,达到知其所以然.本文以"3的倍数特征"的教学为例,由"激趣引入,观察猜想"——"合作探究、验证猜想",让学生知其然,到"借助小棒,直观明理"——"抽象符号,深度说理",让学生知其所以然,阐述了数学课堂中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叶宝玉
展开 >
作者单位:
厦门市翔安区实验学校
关键词:
3的倍数特征
说理
基本技能
思维能力
出版年:
2021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影响因子:
0.028
ISSN:
2095-3879
年,卷(期):
2021.
(10)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