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意象互文性与古诗词深层阅读——以李清照《声声慢》为例
意象互文性与古诗词深层阅读——以李清照《声声慢》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互文性理论认为每一篇文本都指涉、回应着先前和当代的文本,每一篇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在古诗词创作中,作者对传统意象的选择与使用充分体现了互文性理论这一观点.基于此,借助互文性理论开展古诗词的阅读鉴赏教学,关注公共意象在不同作品中的互现,从公共意象的共性处、创新处及作者自身创作的"互文本作品链"入手,关注意象的形式表达和情感意味,可以在互文本的勾连与对比观照中探析古诗词的内涵与意蕴,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审美体验.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池丽
展开 >
作者单位:
福建三明市大田县第五中学
关键词:
意象
互文性
审美情感
深层阅读
出版年:
2024
中学语文
湖北大学文学院
中学语文
影响因子:
0.098
ISSN:
1000-419X
年,卷(期):
2024.
(1)
参考文献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