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泰勒的目标表述,造成了什么消极影响?——"新语文宣言"十一问之一
泰勒的目标表述,造成了什么消极影响?——"新语文宣言"十一问之一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现在全国几乎所有教案的课堂目标都不具备可观察性、可检测性与可操作性,这种"三无"现象失却了目标应有的指导功用、监控功用与评价功用.追根溯源,还是现代课程之父泰勒的目标表述出了问题,即将诸多目标混为一谈,导致后人以整体教育教学目标取代课堂教学目标.因此,语文教学不仅应该用可操作的行为动词来表述课堂目标,而且应该取用可完成的教学任务来设置课时目标,方能变"三无目标"为"三有目标".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许东杰、张悦群
展开 >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江苏扬州市邗江区教研室
关键词:
泰勒原理
课堂目标
课堂教学
三无目标
三有目标
出版年:
2024
中学语文
湖北大学文学院
中学语文
影响因子:
0.098
ISSN:
1000-419X
年,卷(期):
2024.
(4)
参考文献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