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牡丹之爱"解读的误区与辨正
"牡丹之爱"解读的误区与辨正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中学语文界对《爱莲说》"牡丹之爱"的解读,存在着二元思维和"作者中心"两种误区.其中二元思维将"莲之爱"与"牡丹之爱"对立,否定了世俗大众正当的价值追求;"作者中心"未立足当代语境理解"牡丹之爱",放弃了当代读者应有的价值判断.教学中既要看到和尊重周敦颐批判"牡丹之爱"的合理性,更要立足当代语境,对"牡丹之爱"重新进行阐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陈琳
展开 >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 401331
关键词:
《爱莲说》
"牡丹之爱"
二元思维
作者中心
当代语境
出版年:
2024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影响因子:
0.133
ISSN:
1002-2155
年,卷(期):
2024.
(6)
参考文献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