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种源新鲜乌头中6个生物碱的含量测定及差异分析

不同种源新鲜乌头中6个生物碱的含量测定及差异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新鲜乌头中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的方法,比较四川安州、北川、平武、青川、布拖和云南永胜、维西及陕西南郑8个种源乌头中6个生物碱的含量差异,为优质种源的选择及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NanoChrom ChromCore PFP(250 mmx4.6 mm,5 μm)色谱柱;以0.04 mol/L醋酸铵溶液(三乙胺调pH为8.1)-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35 nm;进样量为20 μL.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影响乌头中6个生物碱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利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种源样品测定数据进行系统比较和评价.结果:乌头中6个生物碱类成分的分离效果良好,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要求.不同种源地乌头母根、子根中6个成分含量及其含量总和有明显差异,海拔是影响乌头中生物碱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在8个种源的样品中,来自北川地区的乌头指标性成分含量及综合评价得分均较好.结论: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乌头中6个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可为乌头的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书剑琴、胡琪琪、李文敏、高静、罗敏、王光志

展开 >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 成都611130

乌头 种源 生物碱 含量测定 环境因子

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2021YJ0110

2022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中药材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13
ISSN:1001-4454
年,卷(期):2022.45(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