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药采收期的机理与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药采收期的机理与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扫码查看
中药材的合理采收是实现高产、高质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中药材采收与控制理论.该文归纳分析了与中药采收密切相关的四个因素,即外观性状、气候地域、药效成分和经济效益.在机理层面阐释了中药材颜色、大小、形状、气味、生态、成分含量及经济效益等指标对中药材加工、生长年限、质量等级及资源合理利用的影响,从而引导科学、合理采收,有助于避免抢采、抢收或延迟采收、停滞利用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中药采收期的控制方法,主要提倡将"辨状论质"理论与"化学成分/药效物质"等现代科学技术融合,本着"产量大、质量佳、获益好"的原则,分别在种养、采收、干燥、贮藏工艺等多个环节建立中药采收期的控制体系,以便实现"辨性采收"、稳定药效、引领市场的目的.

刘锦芮、赖长江生、梁嫌、梅南菊、张彦青

展开 >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天津300134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100700

安徽省亳州市中药饮片厂,安徽 亳州236800

中药材采收 辨状论质 质量等级 生长年限 质量控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项目

2018YFC170610482074012ZZ13-YQ-090-C1CI2021A05051201927

2022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中药材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13
ISSN:1001-4454
年,卷(期):2022.45(8)
  • 5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