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980-2018年中国水稻生产变化的时空格局

1980-2018年中国水稻生产变化的时空格局

扫码查看
水稻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国,改革开放以来水稻生产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其生产变化完整过程的时空格局尚不清楚,特别是对于阶段性特征及区域差异的认识有待提高.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中国1980-2018年水稻生产的时空变化,剖析播种面积和单产对总产量的贡献.研究表明:①1980年以来水稻总产量年际变化呈现3个阶段:波动上升时期(1980-1997年),除广东省显著下降外,大部分省份显著增加;显著下降时期(1998-2003年),南方地区下降较快;快速上升时期(2004-2018年),东北和长江中下游省份显著增加,东南沿海三省(浙江、福建和广东)和四川盆地显著下降.②近40年中国水稻总产量显著增加,由13.99×103万t增加至21.21×103万t,增加了 51.61%,空间上呈现"南北齐增"格局;单产与总产量变化相似,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增加;播种面积则不同,呈现出"北增南减"的态势.③全国水稻总产量变化总体上以单产贡献为主(64.29%),播种面积贡献为辅(28.57%),1998年以来水稻总产量逐渐由单产主导转为播种面积主导,随着单产可能或者已达到增长瓶颈,政策调控对于稳定和提高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尤为重要.本文结果可为政府部门粮食安全政策的制定、宏观农业规划和结构调整提供科学支持.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paddy rice production change in China during 1980-2018

张强、张戈丽、朱道林、邸媛媛、杨彤、刘若琪、董金玮

展开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水稻 时空格局 总产量 播种面积 单产 贡献率 中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421711158196112800219JZD013

2022

资源科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资源科学

CSTPCD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408
ISSN:1007-7588
年,卷(期):2022.44(4)
  • 6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