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公园建设背景下区域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以神农架林区为例

国家公园建设背景下区域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以神农架林区为例

Regional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ecology-economy-socie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park construction:A case study of Shennongjia Forest District

扫码查看
[目的]国家公园以生态保护为首要功能,兼顾区域经济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公园的应有之义与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国家公园建设与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关系及其驱动机制.[方法]以神农架林区为例,基于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对比分析神农架国家公园建设前后林区的生态、经济、社会状况;结合耦合协调发展模型,探讨神农架国家公园建设与林区发展的关系及其驱动机制.[结果]①2014-2020年神农架林区的生态、经济、社会状况显著改善,其生态、经济、社会评价指数由0.132、0.107、0.166提升至0.438、0.213、0.240;②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的耦合程度保持高水平(均值为0.988),协调水平由初度失调提升至勉强协调(由0.359至0.551),表明国家公园建设促进了林区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③国家公园体制改革促进了林区自然资源、投资等要素配置的结构和空间优化,在生态保护、社区发展及文化服务功能建设方面与林区生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耦合联系,国家公园服务功能得到完善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结论]本文验证了国家公园建设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积极影响,可为国家公园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陈东军、虞虎、钟林生、刘德军

展开 >

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南昌33001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国家公园 生态保护 社区发展 文化服务 区域协调发展 神农架林区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

XDA200203022019QZKK0401

2023

资源科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资源科学

CSTPCD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408
ISSN:1007-7588
年,卷(期):2023.45(2)
  • 7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