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土地功能强弱对比的三生空间识别与优化——以襄阳市为例

基于土地功能强弱对比的三生空间识别与优化——以襄阳市为例

Ident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land functions:A case study of Xiangyang City

扫码查看
[目的]精准识别三生空间类型,协调优化三生空间格局,可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开发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精准落地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土地功能格网化计算方法、力学平衡模型、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构建三生空间识别与优化的技术方法体系,有效解决三生空间识别与优化过程中对土地功能强弱关系考虑不足、尺度精细化程度不够的问题.[结果]①2000、2019年襄阳市存在3种功能主导型空间中,生态主导型空间面积最大,生活主导型空间面积最小,但前者呈增加、后者呈减少的态势;12种功能复合型空间中,生态主-生活弱-生产劣空间面积最大,生活主-生产弱-生态劣空间面积最小,二者均呈增加趋势;②生产主导型空间集中分布在中东部地区,生态主导型空间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生活主导型空间集聚分布在各县(区、市)的中心城区.同时,功能复合型空间的集聚格局与程度也表现出明显异质性;③基于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将襄阳市划定为生态保育区、农业生产区、乡村改善区和城镇发展区,与襄阳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具有整体一致性与局部差异性.[结论]全面考虑土地功能强弱关系,科学识别格网尺度的三生空间并制定差异化的优化方案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有助于理解三生空间的功能复合性与时空异质性,是促进襄阳市主体功能区精准施策、国土空间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sland functionmechanical equilibrium model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Xiangyang City

刘超、张祚、纪旭、汤妮文、郝美晶

展开 >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公共管理学院,武汉430079

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济南266200

三生空间 土地功能 力学平衡模型 比较优势指数 襄阳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课题

4210128222G01523C05

2023

资源科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资源科学

CSTPCD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408
ISSN:1007-7588
年,卷(期):2023.45(7)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