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省域碳排放责任分配方法比较与碳补偿设计

中国省域碳排放责任分配方法比较与碳补偿设计

Comparison of carbon emission responsibility allocation methods and carbon compensation design among provinces in China

扫码查看
[目的]伴随国内价值链分工体系的不断深化,省域间中间品和最终品流动导致不同计量方法下的省域碳排放责任存在巨大差异,进而探索科学合理的区域碳排放责任计量方法是推进省域间碳减排合作的重要前提.[方法]基于中国碳核算数据库发布的2007-2017年碳排放数据,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首次将生产责任原则、消费责任原则、共担责任原则、技术调整的消费责任原则、生产者碳足迹原则和收入责任原则6种碳排放责任计量方法置于统一的测算框架下,创新设计"一省一期,一票一分"的投票制度,从公平与效率视角对6种计量方法实施比较,进而基于评估结果设计省域综合碳排放责任界定方法,并构建省域间碳补偿方案.[结果]①不同计量方法下界定的省域碳排放量存在较大差异,而共担责任原则和技术调整的消费责任原则计量方法相对折中.②在6种计量方法中,从整体公平视角看,共担责任原则最优;从个体公平视角看,收入责任原则最优;从碳排放效率视角看,生产者碳足迹原则最优;而生产责任原则和消费责任原则在公平和效率上均表现欠佳.[结论]多维视角下的省域综合碳排放责任界定方法更加折中和合理.建议以省域综合碳排放责任计量方法为基准,通过建立碳减排合作试点区,探索区域间碳补偿经验.

carbon emission responsibilityMRIO modelfairness and efficiencycarbon emis-sion compensationrelative deprivation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China

王文治、胡雍、张晓宇

展开 >

碳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武汉 430205

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天津 300387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杭州 310018

碳排放责任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公平与效率 碳补偿 相对剥夺 数据包络分析 中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19BJY084

2023

资源科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资源科学

CSTPCD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408
ISSN:1007-7588
年,卷(期):2023.45(10)
  • 1
  • 3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