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浅谈抑郁症的神经行为学改变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浅谈抑郁症的神经行为学改变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扫码查看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症状,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抑郁症患者常伴有的躯体症状包括食欲减退、疲惫乏力、睡眠障碍和慢性疼痛等.磁共振成像显示抑郁症患者海马、额叶皮质、杏仁核、腹侧纹状体等脑区萎缩.对抑郁症成因的讨论有重大应激性生活事件、遗传因素、单胺类神经递质下降或缺乏以及表观遗传机制的影响等.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抑郁症的神经行为学改变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抑郁症提供理论参考.
A Simple Overview on Neurobehavioral Changes and Pathogenesis in Depression Research Progress

覃筱燕、周爽、杨曦光、潘瑞远

展开 >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

抑郁症 神经行为学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北京市专业建设与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生物科学

31372225YLDX010132014

2014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影响因子:0.462
ISSN:1005-8036
年,卷(期):2014.23(4)
  • 13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