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生成逻辑的历史政治学分析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生成逻辑的历史政治学分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维普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政党制度研究只有把政党中心范式与文明范式结合起来,深入分析各国的政治文明差异,才能进一步提高多样性政党制度的解释力度.文明基因、条件性、历史连续性三个方面相互耦合,为从历史政治学新视野研究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生成逻辑提供了可能.在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中,宪政党与革命党分别造就了中国政党制度的两大类型,最终中国的政党制度锁定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即新型政党制度.这一制度作为承载中国儒法政治文明传统的新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政治文明对政治现代化的回应与自我调适,实现了最高政治权威与凝聚社会力量的统一.新型政党制度生成逻辑的历史政治学分析产生了三个理论启示:其一,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是现代政党的种子在本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结果;其二,政党是政党制度之基;其三,政党制度评价标准是民主标准和国家治理标准的统一.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袁红
展开 >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关键词: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生成逻辑
中国共产党
政治文明
历史政治学
基金:
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
出版年:
2022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
0.565
ISSN:
1002-0519
年,卷(期):
2022.
(3)
被引量
2
参考文献量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