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亚洲世纪":印度的认知和困境
"亚洲世纪":印度的认知和困境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在"亚洲世纪"的相关框架中,印度的认知经历了由"亚洲主义"到"大印度主义",再由"印度主义"到"亚洲世纪",最后回归到以印度为中心的"印度世纪"的演变过程,中印两国关系相应地经历了友好合作、敌对与战争、冷漠与竞合以及竞争与冷冻的轨迹.本文分阶段详细梳理印度对"亚洲世纪"的认知变化,并尝试分析造成这种认知变化的原因.本文认为,未来印度对"亚洲世纪"和对中国的认知变化,不仅取决于中印之间的政治互信、边界问题、经贸问题以及全球和平与治理等诸多因素的变化,也取决于印度能否跳出高估自我正义、低估他人正义的陷阱,真正以其主张的"整体观"看待世界和认识世界.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邱永辉、刘玲芳
展开 >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5
关键词:
中印关系
"亚洲世纪"
认知变化
认知困境
整全观
基金:
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
项目编号:
出版年:
2022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
0.565
ISSN:
1002-0519
年,卷(期):
2022.
(3)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