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民族交融视野下的十六国墓葬
民族交融视野下的十六国墓葬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维普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十六国墓葬可以集约出吐鲁番—河西、辽西、关中三个重点区域.三个区域墓葬所呈现的民族交融状况对应三种类型:吐鲁番—河西地区其他民族基本接受了汉文化,辽西地区汉人鲜卑化现象突出,关中地区呈现出胡汉交融状态.关中墓葬材料显示北方地区从十六国已经开启了巨大转变,而不待北朝.北朝隋唐墓葬的基本特点,如多有天井、过洞、小龛和土雕建筑,壁画从墓室延伸到甬道和墓道之中,随葬成套铠甲鼓吹俑、武士俑和伎乐俑,不过是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的延续和发展,这是关中十六国墓葬的创造性价值,是对民族交融状况特别而充分的展示.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韦正、辛龙、宁琰
展开 >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 100871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68
关键词:
民族交融
十六国
墓葬
河西
辽西
关中
出版年:
2022
中原文物
河南博物院
中原文物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156
ISSN:
1003-1731
年,卷(期):
2022.
(4)
被引量
2
参考文献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