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郑州老奶奶庙遗址埋藏学研究

郑州老奶奶庙遗址埋藏学研究

扫码查看
郑州老奶奶庙遗址是晚更新世一处包含多层堆积的露天遗址.本文从埋藏学视角对遗址形成与变化特点进行分析.这对于准确解读人类生存环境背景与遗址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遗址第4层与第3层存在着不同的堆积环境,其中的遗物存在着不同的堆积形成过程.从3F层至少到3B层,该地区存在着比较稳定的河漫滩环境,为人类反复在此栖居提供了条件.这些层位中的石制品和动物遗存是人类活动形成的.遗物在较短时间里被低能水流掩埋,得到了较好的原地保存.然而,微小石制品所占比例、骨骼风化程度的差异表明不同层位堆积力强弱以及被掩埋速度存在变化.堆积形成后受到一定程度的扰动或改造,比如有些炭屑在水流作用下发生位移,但程度有限;潮湿的埋藏环境对动物遗存保存产生影响;同时,微小型遗存有可能受到生物扰动而发生位移.尽管动物骨头在废弃后受到食肉动物的啃咬破坏有限,但不排除食肉动物或其他大型动物的活动造成遗物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位移,或者受踩踏而发生破损.

曲彤丽、陈宥成、汪松枝、顾万发、张松林、王幼平

展开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 100080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048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7

老奶奶庙遗址 埋藏学 微形态分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1VXJ006

2023

中原文物
河南博物院

中原文物

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156
ISSN:1003-1731
年,卷(期):2023.(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