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祖先、宗子与父母:家庭视域下《诗经》的宗族意识书写

祖先、宗子与父母:家庭视域下《诗经》的宗族意识书写

扫码查看
中国早期的家庭形态经历了多次重大演变,殷商时期为宗族之家,两周之际宗族之家与个体家庭叠合,春秋、战国时期个体家庭取得独立.《诗经》对两周五百年间的宗族与宗法制度进行了大量的记载,尤其是对祖先、宗子与父母等宗族成员的书写体现了强烈的宗族意识.这些书写对象与实体性的家的发展相一致,印证了早期家庭形态的演变过程.总体而言,西周时期的《雅》《颂》通过宗庙祭祀表达嗣行祖先之事、敦亲睦族之情,祭祖、敬宗与宗族命运紧密关联,体现了宗族之家视域下宗族共同体意识.两周之际的《雅》诗兼重宗子与父母兄弟,反映了宗族之家与个体家庭绾合下宗族伦理与家庭伦理并举的状况.春秋时期的《风》诗多载父母兄弟等骨血至亲,是个体家庭独立后重视父母、兄弟之伦而宗族意识淡薄的表现.这些诗篇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宗族成员之间的宗族情谊与宗族意识、宗族观念.探究不同家庭形态视域下《诗经》宗族意识的演化历程,有利于揭橥诗篇的礼乐意义、文学内涵及其思想影响.

梁奇、赵良

展开 >

上海大学 文学院,上海 200444

祖先 宗子 父母 《诗经》 宗族意识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20FZWB045

2024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06
ISSN:1001-8204
年,卷(期):2024.57(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