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地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地质
安徽省地质学会
安徽地质

安徽省地质学会

徐小磊

季刊

1005-6157

ahdzxh@126.com

0551-64653274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296号

安徽地质/Journal Geology of Anhui
查看更多>>本刊1991年创刊,已有12年历史,原为安徽省地矿局主管和主办,自2003年始改版,现由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主管,安徽省地质学会主办。作为安徽省唯一的地质行业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是全面展示安徽省地质矿产事业发展的窗口,倾力展示安徽省地矿行业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成果,致力于打造精品,扩大了与地质行业相关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科研机构的联系与交流。现为季刊,发行量1000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对钻探工程及其专业教育的影响探究

    郭东东姚津津方辉煌刘兵...
    336-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包括钻探工程及其专业教育.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案例分析,总结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钻探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人工智能在钻探工程应用中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并讨论了人工智能对钻探工程专业发展的要求及相应的人工智能教育,深入探究了人工智能对钻探工程及其专业教育的影响,以期促进钻探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和智能钻探发展水平.

    钻探工程人工智能高等教育

    高密度电法在山东莱州市虎头崖镇埠后村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

    苏祥辉
    341-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了高密度电法在莱州市虎头崖镇埠后村地下水勘查中的具体应用.在系统总结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地球物理特征基础上,项目组于埠后村周边开展了L1、L2、L3剖面高密度电法测量,结合已知断裂构造的验证约束,圈定了断裂交汇处且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控制的低阻异常中心为导水储水有利部位,验证了高密度电法在埠后村地下水勘查的有效性.本次工作为相近花岗岩地区寻找富水断裂提供了技术思路;基于已知断裂构造的验证约束,可进一步提升物探解译的准确性和布设孔位的科学性,能有效避免或减少后期钻探人力财力成本的浪费.

    高密度电法地下水勘查断裂构造井位确定莱州市埠后村

    淮北煤田五沟煤矿第四系松散含水砂层注浆改造钻孔工艺研究

    王成龙吴坚王强李波...
    345-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有效地遏制矿井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煤-水"双资源矿井安全生产,以淮北煤田五沟煤矿1010区段第四含水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松散含水层进行注浆改造并提出工程实施方案.经现场验证,结果表明:注浆改造可提高煤炭开采的安全保障程度和资源回收率;注浆改造可将含水层转化为隔水层,彻底消除了水害隐患,实现源头治理,为安全性矿井建设提供了保障;注浆改造可以使第四含水层的含水性质得到改变,从而在煤层开采施工时,薄基岩因含水性质的改变结构更加稳定,进一步提高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现场效果分析:安全可靠,可为五沟煤矿安全开采提供借鉴.

    注浆改造松散含水砂层钻孔工艺五沟煤矿

    "以用定治"利用市场化方式进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探索与实践——以安徽省某废弃矿山为例

    马宏宇
    350-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按照"以用定治"利用市场化方式进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思路,在对安徽省某废弃矿山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休闲度假区规划方案对该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设计.设计方案,积极探索推行"生态修复+文旅"治理模式,旨在盘活废弃矿山土地资源,让废弃矿山重披"绿衣",变废为宝.

    以用定治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土地资源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以淮南市某矿山为例

    洪叶青
    355-357,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开展淮南某废弃矿山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现状地质环境问题调查,结合矿山地质环境特征,针对矿山生态修复关键部位部署切实可行的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措施,使废弃矿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环境视觉污染和矿山地质灾害隐患,恢复了矿区自然生态环境,使其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共赢的目标.

    土地资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重点调查区(1∶10000)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探讨——以安徽石台七井村重点调查区为例

    张文俊何毛孙祥久郭德岭...
    358-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点调查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工作采用斜坡为单元开展风险调查,相较于一般调查区风险评价有明确的评价区域、鲜明的层次特色及相应的精度,工作方法为:先根据野外实际调查和工程地质测绘,划分不同的斜坡单元,再对斜坡单元在不同工况下的破坏概率、危险性进行定量化的描述,最终在斜坡危险性的基础上结合承灾受灾体的特性进行风险评价.

    重点调查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石台县

    滚石的弹性模量与冲击力关系的试验研究

    田高锋
    365-368,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岩石和被冲击物体的弹性模量对冲击力的影响,对于滚石灾害的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室内进行试验设计模拟岩石冲击的过程,选取不同岩石和被冲击物体的弹性模量作为影响因素,获得了弹性模量与冲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岩石和被冲击物体的弹性模量与冲击力之间都成正比关系,岩石弹性模量对冲击力的影响效果要强于被冲击物体弹性模量对冲击力的影响,但差距不大.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出被冲击物体弹性模量、岩石弹性模量和冲击力三者间的关系公式.

    岩石被冲击物体弹性模量冲击力

    InSAR在矿集区采空塌陷评价中的应用——以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为例

    陈戈石中计郭帅
    369-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空塌陷评价一直是地质灾害评价的难点和重点,随着遥感技术等新技术手段的发展,InSAR技术近些年来以其独有的优势,在城市区域地表形变方面应用效果突出.本文以淮南市潘集区为例,以87景完整覆盖潘集区的Sentinel-1卫星IW模式高分辨率影像为数据源,基于PS-InSAR技术,对潘集区2017-2022年的地表形变特征进行了精细化获取,最终对潘集区的采空塌陷范围和沉降量进行了评价,该项工作对今后在类似地区利用InSAR技术进行采空塌陷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采空塌陷InSAR潘集区形变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矿山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吴伟张光祖
    373-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山动态监测工作是政府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落实矿产资源监督管理职能的重要措施.本文以某市A矿为实验区,探究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矿山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摄影测量技术可以构建高精度矿区实景三维模型,满足大比例尺测图精度要求;基于模型可完成矿区正射影像、数字表面模型、矿区矢量化等工作,满足矿山动态监测任务需要;外业仅需测量少量点,大大减少了野外工作量,矿山动态监测的工作效率有了显著提升.

    无人机摄影测量矿山动态监测实景三维模型

    像控点数据库建设及管理系统研究

    姜慧潘宏
    37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像控点是遥感、卫星影像生产等测绘工作的基础控制点.随着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测绘产品需求日益旺盛,建立像控点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意义重大.本文以1∶10000基础测绘项目生产的像控点成果为例,进行整理、分析,实现不同时间、空间的像控点叠加,利用文件数据库(File Geodatabase)进行空间数据存储.以C#为主要开发语言,设计并构建像控点管理系统,实现零散及格式不统一成果的一体化管理,提升像控点生产的工作效率及像控点的利用价值.

    像控点数据库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