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建筑
安徽建筑

石冬冰

双月刊

1007-7359

jian5891@mail.hf.ah.cn;ahjz5891@163.com

0551-2860925(主编室)2860963(编辑部)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南路28号

安徽建筑/Journal Anhui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徽省工程建设领域的综合性科技刊物,有着30多年的办刊历史,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中国版本图书馆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RCMW工法桩在基坑支护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以嘉兴新王桥文化礼堂为例

    陈海高金良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嘉兴新王桥文化礼堂基坑支护为例,从抗弯刚度、工程造价和工期等方面对PRCMW工法桩与SMW工法桩和混凝土灌注桩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为软土地区土体变形控制要求较高且工期较紧的基坑支护选型提供参考.

    PRCMW工法桩基坑支护设计选型沿海软土地区

    劈理(片理)化炭质页岩滑坡特征及成因实例探讨

    谌炜才
    146-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八线长汀县城关过境公路(东埔至草坪段)K5+750~K6+150m段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滑塌.文章通过该实例探讨了劈理(片理)化炭质页岩滑坡特征及成因,发现该段滑坡的产生主要是由路堑开挖使原劈理(片理)化炭质页岩出露于地表而加速风化、赋水、软化,在路堑坡脚处滑动剪出而形成,这一过程中劈理(片理)化作用对滑坡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滑坡炭质页岩劈理(片理)化

    黄梅山高边坡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分析

    王杰
    148-149,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梅山边坡区位于当涂县银塘镇内,多为丘陵低山,边坡最大开挖高度为59.3m,地层为全-强风化较厚的闪长玢岩,节理裂隙发育,完整性较差,整体上边坡不稳定.黄梅山高边坡的建设周期长,建设期间灾害性天气频繁,现场施工人员众多,边坡施工质量和安全难以控制.为解决这些问题,黄梅山高边坡以保证施工和周围环境及节点工期为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实行层层监督,以"竖向分层、水平分区分段、严禁超挖、及时防护"为指导思想,在保证边坡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完成边坡建设工作.

    高边坡施工工艺质量安全

    燃气管网非等温稳态计算方法研究

    李悦敏丁国玉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天然气供需持续增长,天然气及其输配系统关系到国家能源的安全供应,而燃气管网的水力计算是燃气输配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城镇燃气管网水力计算主要采用等温稳态模型,由于其忽略了燃气在流动过程中与管道外土壤间的热量交换,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数据相差较大.因此,文章在燃气管网非等温稳态状态下,提出了节点非管元件数学模型,并对城镇燃气管网非等温稳态计算模型方程的封闭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算例,最后采用Newton-Rapshan迭代法进行计算,并将其计算结果与PipeLine软件相比,结果表明,最大相对误差较小,验证了节点非管元件数学模型的适用性.

    燃气管网非等温稳态模型水力计算

    交通荷载作用下埋地管道的三维力学性状分析

    王胜程禹汪东林吕秋玲...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依托芜湖市鸠江区某道路改建项目,基于有限元模型,以埋地管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三种不同路面结构下的排水管材在相同车辆荷载下的力学表现,根据其竖向位移分析得出,不同路面结构下排水管材对车辆荷载的竖向位移表现差异较大,可为同类工程应用提供有价值借鉴.

    埋地管道路面结构竖向位移

    基于CCTV技术的城市雨污水管网检测与应用研究

    徐国栋
    15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雨污水管网老化和损坏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检测方法难以满足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需求.闭路电视(CCTV)检测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精确的管网检测手段,已在城市雨污水管网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介绍了CCTV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通过在雨污水管网检测中的实际应用分析,表明该技术能够准确地检测管网内部的结构性问题和功能性缺陷,为城市雨污水管网的维护和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CCTV检测技术城市雨污水管网管网检测结构性缺陷功能性缺陷

    临近建筑物地铁车站轨排井结构设计分析

    戚桂峰刘兵
    15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临近建筑物地铁车站设置轨排井时的结构内力分布及变形情况,文章以某地铁车站为例,在轨排井位置处侧墙设置扶壁柱及连系横梁,同时,考虑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围护结构与车站主体结构共同受力的情况,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进行整体建模计算分析,得到了轨排井使用阶段车站结构内力分布及变形规律,分析了车站周边地表及临近建筑物沉降值变化规律,并将理论计算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现场监测结果显示,车站周边地表沉降及临近建筑物的沉降值与理论计算值契合度较高,且其数值都远低于规范要求的限值,而且设置的扶壁柱及连系横梁的计算配筋量及裂缝值满足规范要求,验证了该站结构设计措施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为以后的工程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地铁车站轨排井扶壁柱地表沉降水平位移

    上方堆载引起既有隧道变形效应数值试验分析

    项阳赵昊磊
    162-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基础交通的发展,地铁盾构隧道承受上方荷载的情况时有发生,进而将打破既有隧道的受力平衡,隧道管片往往因横向收敛变形超限而诱发一系列事故.文章结合使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分析地面加载作用下地铁盾构隧道的横向变形机理以及相关参数的影响,以期为地铁盾构隧道建设施工和运营期区间隧道管控提供参考.

    堆载既有隧道变形分析数值试验

    地铁运行引起邻近建筑物振动的实测与数值模拟研究

    王希良
    164-16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郑州地铁2号线某区间隧道侧穿商业楼为背景,开展地铁运行引起邻近多层建筑振动的现场实测,分析建筑物各层楼面振动的时频特性并进行振动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轨枕-道床-隧道-地基土体-建筑物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深入探讨地铁运行引起邻近建筑物振动的规律,分析隧道埋深、建筑物层数、隧道距建筑物距离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铁列车直线段运行引起该邻近建筑物的振动以竖向振动为主,多层建筑竖向振动量级随楼层升高而增大;地铁2号线近距离行驶引起建筑物的振动不满足VC-B要求,可能会对精密仪器设备运行产生负面影响.建筑物形式对楼面振动影响较大,多层建筑楼面的振级随楼层升高而增大,高层建筑楼面振级分布较复杂,且在顶层出现明显的鞭梢效应.当隧道与建筑物水平距离不变时,随隧道埋深增加,建筑物楼面振级也随之增大;区间隧道埋深不变时,随建筑物距隧道距离的增大,建筑物楼面振级随之降低.此外,地铁引起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楼面振动频谱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多层建筑各楼层振动主频均相近,而高层建筑的中间楼层振动主频明显小于底层和顶层的振动主频.

    地铁建筑物振动现场测试数值模拟振动加速度级

    桥梁施工振动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分析——以罗埠桥为例

    戴保华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梁施工振动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不可忽视,采用合适的检测技术对于振动危害的预防以及损伤后的修复至关重要.文章以实际检测项目为例,给出检测所用各类仪器信息及操作方法,制定损伤检测前、中、后流程,并重点对裂缝检测及振动信号采集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施工前后石膏观测点及新增裂缝的检测判定振动对房屋的影响程度,将采集的振动信号与规范容许值进行对比,评价振动效应并分析产生损伤的原因,综合房屋损伤情况及实测数据给出房屋维修建议.

    施工振动桥梁施工建筑物损伤检测房屋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