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建筑
安徽建筑

石冬冰

双月刊

1007-7359

jian5891@mail.hf.ah.cn;ahjz5891@163.com

0551-2860925(主编室)2860963(编辑部)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南路28号

安徽建筑/Journal Anhui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徽省工程建设领域的综合性科技刊物,有着30多年的办刊历史,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中国版本图书馆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碳城市背景下低碳建筑的要求与发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张惟宁殷明凯孟梓帆
    96-97,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在全球碳排放量中的占比一直居高不下.截至2020年,我国CO2排放量达到了约百亿吨,占全球总量的近三成.但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且正处于经济发展模式蜕变的关键时期,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保护绿水青山,是长期的工作重点.文章总结归纳了低碳建筑在全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要求与可行措施,并结合南京部分典型案例具体分析,旨在为城市低碳行动贡献绵薄之力.

    低碳城市低碳建筑全生命周期南京市

    博物馆文物库房温湿度调控节能措施研究

    周名煜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文物库房是文物保存的关键场所,库房内的温湿度需要使用空调设备调控至一定范围,也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为了节约能源,同时保持库房内部温湿度稳定,文章从库房施工装修和空调设备调控入手,提出了文物库房温湿度调控的节能措施,并通过实例分析了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为博物馆文物库房建设提供参考.

    博物馆文物库房温湿度调控节能

    安徽某康养度假酒店动态空调负荷特性分析

    曹亚军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DeST-c能耗模拟软件对安徽某康养度假酒店进行能耗模拟计算,分析全年气候条件下酒店空调负荷变化特征,比较酒店各功能区域空调负荷占比情况,结合不同入住率时空调负荷变化特点,提出在冷热源方案选择、空调系统分区及过渡季免费冷源使用上需考虑的问题,为同类项目提供设计参考.

    康养度假酒店能耗模拟空调负荷

    商品再生粗细骨料性能分析与评价

    陈彬花旭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环节,将废弃混凝土加工成再生骨料加以利用,可以大大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文章从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吸水率、含泥量、压碎指标五个方面对商品化再生粗细骨料进行测定,并与天然粗细骨料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再生粗细骨料与天然粗骨料相比具有高吸水率、高含泥量、高压碎指标的特点,并结合再生骨料的特点提出了现阶段再生骨料高值化研究与应用的方向,为进一步推动再生骨料商业化应用提供新思路.

    建筑垃圾固废资源化利用再生骨料

    玄武岩纤维/橡胶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丁晓斌张松涛刘雨姗张金松...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玄武岩纤维掺量和橡胶取代率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影响,文章对橡胶取代率为5%、10%、15%,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1%、0.2%、0.3%的玄武岩纤维/橡胶混凝土进行了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测试.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橡胶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随橡胶替代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玄武岩纤维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最佳掺量为0.2%.玄武岩纤维的桥接作用对提高橡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增韧阻裂作用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玄武岩纤维增强橡胶混凝土的结构分析与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橡胶混凝土玄武岩纤维力学性能微观形貌

    塑化剂和水灰比对改良膨润土性质的影响

    周斌付冬平林春秀张弘...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设计试验相结合,分析了塑化剂和水灰比的含量对改良膨润土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塑化剂含量12%~20%的区间,随着塑化剂含量的增加,抗沉降能力变化不大,在塑化剂含量从0%~12%的区间内,塑化剂含量对抗沉降能力影响巨大,所以就泥浆的力学性质中的抗承载能力来分析,塑化剂的含量不宜低于8%;当水灰比在2~3的范围内,泥浆的抗承载能力有较大幅度的变化,而当水灰比在1~2时,泥浆的抗承载能力变化不大.就抗承载能力而言,综合考虑性能和成本因素,泥浆的水灰比应在1~2的范围内为宜.以期为工程应用中的膨润泥改良的优化配比提供了参考.

    改良膨润土塑化剂水灰比抗承载能力

    水泥-粉煤灰砂浆抗压强度预测方法研究

    王建华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低水胶比的水泥-粉煤灰砂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及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分别建立了基于砂胶比(S/B)、粉煤灰掺量(F/B)、水胶比(W/B)及养护龄期(T)的抗压强度模型.结合各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等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泥-粉煤灰砂浆抗压强度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均具有较高的R2和较小的RMSE.回归模型的归一化系数表明,砂胶比、水胶比及养护龄期的影响最显著,粉煤灰掺量影响最小.模型误差进一步表明低水胶比的水泥-粉煤灰砂浆抗压强度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与可靠性,且最佳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可为水泥-粉煤灰砂浆配制及其在矿山井巷围岩支护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多元线性回归人工神经网络水泥-粉煤灰砂浆抗压强度

    高寒地区机制砂混凝土与天然砂混凝土性能对比分析

    鹿波王洪志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寒地区中天然砂资源无法满足工程建设需求的情况,文章研究了水胶比和强度等级条件因素下,机制砂混凝土和天然砂混凝土配合比差异及其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同一强度等级条件下,坍落度随着水胶比的增加而增加,抗压强度随之减小;当水胶比相同时,天然砂混凝土坍落度大于机制砂混凝土,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天然砂混凝土;石粉的添加能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粘聚性和强度.

    天然砂机制砂配合比坍落度抗压强度

    "土力学"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

    刘洋杨光昌李飞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以及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以"土力学"课程中体现我国古代和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的土木、水利、交通等伟大工程案例为载体,以彰显中国人民智慧的大国重器、家国情怀、文化传承及社会责任感等元素为内容,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总体设计.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与思政结合点,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实践,形成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土力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成效

    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路基路面工程"新工科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研究

    董连成孙大珩孙勇高霞...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为实现工科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通过"课上讲授+课下实践",开辟工程实践问题与专业理论知识相贯通的"新工科"教学途径;通过"专业知识+思政教育",建设课程思政元素与工程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新工科"课程内容;通过"理论引导+实践应用",完善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模式相融合的"新工科"教学手段,切实提高"路基路面工程"课程建设质量.

    课程思政新工科建设实践能力思政与实践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