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建筑
安徽建筑

石冬冰

双月刊

1007-7359

jian5891@mail.hf.ah.cn;ahjz5891@163.com

0551-2860925(主编室)2860963(编辑部)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南路28号

安徽建筑/Journal Anhui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徽省工程建设领域的综合性科技刊物,有着30多年的办刊历史,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中国版本图书馆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施工过程的下承式系杆拱桥吊杆索力二次优化法

    刘二宝刘旭政王继承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下承式系杆拱桥的吊杆力大小对拱桥整体受力影响很大,为研究施工过程中吊杆力的优化计算方法,文章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了某下承式系杆拱桥有限元计算模型,分别采用弹性支撑连续梁法、最小弯曲应变能法以及二次优化法分别计算了施工过程中的吊杆的3次张拉索力值,对比了不同吊杆力大小对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得出以下三点主要结论.①采用弹性支承连续梁法计算出长吊杆索力值较为均匀,但是短吊杆索力值与长吊杆差异很大;采用最小弯曲应变能法求得的吊杆索力总体较弹性支撑连续梁法更为均匀,但短吊杆索力值与长吊杆差异仍较大.②采用二次优化法计算出的长、短吊杆索力大小均基本一致,不仅可以简化吊杆的设计、制作和施工,还有利于系杆拱总体受力.③相对弹性支撑连续梁法、最小弯曲应变能法计算出的索力和设计采用的索力,采用二次优化法计算出的索力能同时大幅降低拱肋和系梁的弯矩值,可以有效改善拱肋、系梁的受力,减小系梁变形.

    系杆拱桥施工过程吊杆拉力二次优化法内力和变形

    大行程铅剪切阻尼器的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敏杜富强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建筑朝着大型化、特殊化发展,对耗能设备的行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耗能设备难以满足工程需求.文章在总结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各类大行程阻尼器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的墙式铅剪切阻尼器,并采用大型非线性分析软件ABAQUS对该种阻尼器进行了数值模拟,耗能器大变形模拟的难题得以解决,并得到了不同参数对该种大行程阻尼器耗能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阻尼器铅槽的长宽比、长厚比的合理设计限值.

    大行程铅剪切阻尼器参数分析试验研究数值模拟

    箱型截面肋环型单层网壳结构稳定性分析

    贾妙文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箱形截面肋环单层网壳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在球面网壳设计中至关重要.文章从项目实例出发,首先介绍了箱形截面肋环单层网壳结构的结构特征,然后利用Midas/Gen有限元分析软件建模,从竖向荷载效应、风荷载效应、小震和中震地震作用分析、线性和非线性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对结构增加有效的支撑柱,提高结构极限屈曲临界点荷载系数,使结构保证整体稳定.

    箱形截面肋环单层网壳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不同玻璃幕墙类型隔热效果实验研究

    田耀月肖紫宣刘志航谢龙鑫...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玻璃幕墙是集建筑美学、建筑功能、建筑节能和建筑结构等因素为一体的新型建筑墙体.文章设计了五种类型的玻璃幕墙,即封闭式单层玻璃幕墙、封闭式双层玻璃幕墙A、封闭式双层玻璃幕墙B、外循环式双层玻璃幕墙A及外循环式双层玻璃幕墙B,并对这五种类型幕墙的隔热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隔热效果最佳的为封闭式双层玻璃幕墙B,其次是封闭式双层玻璃幕墙A,而封闭式单层玻璃幕墙的效果最差,该实验说明不同类型的玻璃幕墙具有不同的隔热效果.本文研究对于玻璃幕墙的研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玻璃幕墙隔热效果模拟对比法节能

    聚丙烯纤维改良膨胀土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张紫怡党芳郝晨曦任浩...
    65-6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聚丙烯纤维改良膨胀土抗剪强度的效果与机理,文章以汉中城固县柳林机场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在含水率不变的情况下,首先对不同干密度的土样掺入不同比例的聚丙烯纤维进行了室内试验,然后就改良膨胀土抗剪强度的细观机理进行了离散元模拟.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的干密度和聚丙烯纤维含量能够有效改良膨胀土的抗剪强度,在本实验中,当干密度为1.75g/cm3、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07%时,改良效果最为明显.研究成果可为膨胀土路堤和边坡防护等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聚丙烯纤维(PP)改良膨胀土离散元模拟抗剪强度

    多孔玄武岩在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秦琳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安徽某高速公路多孔玄武岩为研究对象,对多孔玄武岩母岩进行岩性分析,对初步筛选出吸水率等参数满足规范要求的母岩进行集料加工,对普通沥青混合料和利用消石灰替代矿粉改良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试验和车辙试验等对比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后混合料的稳定度、流值、动稳定等关键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提高了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粘结性能,多孔玄武岩作为高速公路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是可行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多孔玄武岩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孔隙率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摩擦损失试验研究

    张禹笋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某中小学工程预应力梁预应力张拉过程的监测,结合预应力束管道摩阻试验的数据,计算管道摩阻系数μ和k.通过修正后的管道摩阻系数μ和k分析计算不同张拉方式及布置的预应力筋伸长值,比较发现使用修正后的管道摩阻系数的计算理论值更接近实际施工过程的伸长值.

    预应力筋管道摩阻系数伸长值

    基于1+X建筑信息模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案例的BIM族建模能力提升研究

    张绍平万雅琴黄敏胡佳萍...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族作为BIM项目模型的基础元素,其建模能力的高低决定着BIM项目建模水平.相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BIM中实体创建方法、构件编辑和参数化提出了明确要求,BIM从业者由于未能系统掌握族创建理论和方法,难以满足岗位要求.文章针对创建BIM族模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列表对比BIM族创建方式探究彼此间的联系,力求系统掌握BIM族创建的理论.基于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案例,根据由易到难递进式的原则,对族三维形状创建的五种方式进行剖析,实现族建模理论和操作有机结合,促使广大从业人员BIM族建模能力提升.

    1+XBIM建模能力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预测研究

    苏闻浩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建筑结构具有重要影响,是灾害分析和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选用日本KiK-net台站提供的地震数据及相应的场地信息,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了一个可以预测地震动作用下地表峰值加速度的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训练和评估后结果表明,该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地表峰值加速度,模型的误差呈正态分布,均值误差接近于0,模型的决定系数高于0.8,展现出了良好的预测性能.同时该模型在各类场地中均有较为一致的预测性能,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地震灾害峰值预测人工神经网络地表峰值加速度

    BP神经网络在混凝土性能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张玉箫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BP神经网络在混凝土性能预测研究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文章在介绍BP神经网络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对BP神经网络在混凝土强度和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BP神经网络在混凝土性能预测研究中的主要特征并提出未来展望,以期为混凝土性能预测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BP神经网络混凝土性能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