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建筑
安徽建筑

石冬冰

双月刊

1007-7359

jian5891@mail.hf.ah.cn;ahjz5891@163.com

0551-2860925(主编室)2860963(编辑部)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南路28号

安徽建筑/Journal Anhui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徽省工程建设领域的综合性科技刊物,有着30多年的办刊历史,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中国版本图书馆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雨洪管理视野下SWMM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任玉洁汤巧香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阐述海绵城市的发展背景、建设意义以及在城市雨洪管理过程中利用SWMM模型进行雨洪现状评价的方法,分析了目前利用SWMM进行雨洪评价的不足,并总结了城市雨洪管理视野下SWMM未来发展趋势,为今后的雨洪实践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雨洪管理现状评价海绵城市发展趋势

    半透明光伏围护结构采光分析

    黎姝洵肖鹏徐丽
    92-9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实验与模拟手段探究了在不同设计情况下半透明光伏幕墙对室内光环境的影响.通过Daysim建立光伏房间的采光模型并采用UDI、SDA与DGP参数分析室内采光环境质量.通过实验验证模型,发现其平均偏差均方根误差分别为7.13%和13.35%,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通过设计不同朝向、不同光伏电池覆盖率与不同光伏电池排布的光伏幕墙,分析其对室内光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向的光伏幕墙能够为室内环境提供最优异的室内采光环境;同时随着光伏电池覆盖率的增加,SDA值逐渐下降.如果在光伏电池覆盖率不变的情况下将光伏电池排布在光伏幕墙下端可以有效增加光伏房间的采光质量.

    半透明组件光伏围护结构采光数值模拟

    装配式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分析

    范碧玉
    94-9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符合建筑业产业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文章以某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项目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给排水专业的设计思路与过程,以期望能为相关设计师以后的设计提供参考.

    装配式建筑给排水

    我国泡沫混凝土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

    汪仁才
    96-9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我国泡沫混凝土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揭示泡沫混凝土研究领域热点与前沿.以CNKI数据库中2000-2022年2443篇文献为数据源,通过软件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并分析该领域文献发文量、作者群体、发文机构、关键词等.结果表明,年度发文量呈先缓慢后快速增长趋势.该研究主要经历奠基阶段(2000-2006年)、发展阶段(2007-2013年)与成熟阶段(2014年-).发文数量最多的作者是刘殿忠(30篇),其次为王武祥、卢忠远、李应权、张磊蕾、扈士凯.研究机构间的合作紧密程度有待加强,研究热点主要为气凝胶与数值模拟分析.尽管已有大量研究考察了诸多参数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但参数间相关性研究仍严重不足,且该研究领域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泡沫混凝土的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分析相结合是理论研究的重点,且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是解决技术瓶颈的关键.应用研究主要是规范泡沫混凝土研究试验方法,并逐渐完善与制定标准及施行行业规范.

    泡沫混凝土CiteSpace知识图谱研究热点微观分析

    垃圾卫生填埋场新型中间覆盖层研究

    孙秋颖李明飞李安阳马麟涛...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垃圾卫生填埋场中间覆盖层以粘土为主要覆盖材料,其受土质条件影响大、覆盖层厚度大,浪费库容,且土壤资源越来越稀缺.为此设计了一种新型生活垃圾填埋场中间覆盖层结构及填料,并对填料进行了渗透试验以评价其渗透性能.结果表明,设计的新型覆土填料在合适配比条件下具有合适的渗透性能,能够满足工程需要.新型中间覆盖层结构实现了废物利用,能节省土壤资源,填料具有适宜的塑性和粘结力,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在渗滤液的净化、加快微生物分解等方面效果显著.

    卫生填埋场中间覆盖层黏土粉煤灰渗透试验

    加固软土的压缩性试验研究

    马骥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长江铜陵段沿江分布的软土为研究对象,对采用外掺剂加固后的软土进行固结试验,研究不同外掺剂掺量和养护龄期下的软土加固后压缩性特征,为长江沿岸软土地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经水泥和碱渣加固后的软土,各水泥碱渣配比下试样的压缩性均从高压缩性降低为中低压缩性,具有显著加固效果.15%外掺剂占比的加固效果优于12%,且碱渣含量越低,压缩性越低.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两种外掺剂占比的水泥碱渣配比试样的压缩系数和压缩指数均降低.

    软土外掺剂掺量养护龄期压缩性

    粉煤灰的形成过程及其火山灰活性来源分析

    丁玉峰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粉煤灰的形成过程,在高温熔融态下急速冷却形成的非晶态的玻璃体,其活性来源于质点无规则排列形成的空间结构,熔融态下蓄积的高能在急冷后得以储存,处于热力学介稳态.其水化机理为高聚合态的[SiO4]4+和参与其中的Al3+所形成的网格结构,在C3S和C2S水化形成的CH作用下进行解聚并进一步形成纤维状的C-S-H产物,其水化的速率受温度、Ca/Si和Al/Si、OH-浓度共同影响.

    粉煤灰形成过程活性来源水化机理激发条件

    新工科视阙下环境设计专业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王晓勤金建华郑天旭马茜...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新工科的提出为环境设计学科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思路.文章分析了环境设计专业新工科语义下面临的问题,提出以"工程+艺术"二元合一的人才培养定位,融合适合行业、区域、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五大平台"模块化教学体系、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及"可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环境设计新工科人才培养工程型人才

    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园林专业应用型课程中的改革分析

    张辛阳何诗静蔡静戴欢...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教育资源、教育信息、教育手段等多方面融合,分别应用到园林专业三大系列应用型课程中,从整合理论教学资源、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互联网+"平台、融合"学研赛"一体化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立体化改革研究,使学生形成自主式、个性化、交互式、协作式的学习理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

    立体化园林专业课程改革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向云波林娅兰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培养是地方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的迫切需求.在剖析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规划人才培养体系改革重点的基础上,从"德-知-技"三个维度构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归纳总结了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型改革的经验和实践.可为全国其他地方高校培养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提供参考.

    乡村振兴乡村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城乡规划专业地方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