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张伟林

双月刊

2095-8382

xuebao@aiai.edu.cn

0551-3513091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镏金寨南路856号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主办的以建筑类为主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刊物。本刊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主要报道建筑工程中科研、设计、施工、教学、生产和管理方面具有创造性和实用价值的论文。为广大师生、校友和同行开辟发表新思想、新成果的园地、促进学术交流,为教学科研和经济建设服务,欢迎有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新的见解、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论文投寄本刊。开辟的栏目包括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规划、应用研究、工程设计、施工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科学等。内容涉及建筑、土木、交通、水电、机电、环保、规划、抗震等工程的理论和应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有限元模拟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砖墙抗震性能研究

    马巍李乐陈信堂杨飞标...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和普通砂浆加固砌体试件的平面外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发现,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形式可以显著提升砖墙平面外抗弯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利用ABAQUS有限软件整体模型,选用合适参数对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试件的抗震性能进行数值分析,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并在此有限元模型基础上,深入分析不同厚度的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层试件抗震性能.研究表明:本文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与试验相似.随着砖墙的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层增厚,墙体平面外的承载能力和刚度随之增加,耗能性能也得到提高.

    砌体高延性混凝土抗弯性能有限元分析低周往复荷载试验

    基于改进Ga2SFCA的合肥市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与影响机制研究

    顾康康马璐瑶汤晶晶徐健...
    10-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公园绿地合理供给是城市生态和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以合肥市区为例,提出改进的Ga2SFCA探究不同类型公园绿地的可达性特征及其成因,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一步解析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改进的Ga2SFCA模型计算的可达性结果在强度和空间分布上较传统模型更加贴合实际;2)公园绿地总体可达性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向四周递减;3)各类型公园绿地可达性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的可达性空间分布优于街头游园和社区公园;4)自然特征、区位特征、社会经济和建成环境四方面因素的不同导致公园绿地可达性空间差异显著,各因子影响程度依次为:商业区位>中心区位>交通可达>生活便利>居住人口.

    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改进的Ga2SFCA模型影响机制

    基于网络数据分析合肥城市历史公园记忆因子利用的公众感知研究

    杨荣清刘汇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城市历史公园记忆因子的公共感知情况,有助于探索历史公园在城市更新发展中的优化方向,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社区归属感.从公众视角出发,以合肥市7个城市历史公园为研究对象,将其网络评论数据作为数据源,使用ROST CM6软件中的词频分析、情感分析和社会网络与语义分析三项功能,从公众关注点、使用情况、公众情感感知三个方面比较和研究,总结7个城市历史公园公众记忆因子感知特征和记忆因子利用模式,并从历史公园优化路径、统筹城市历史公园的保护和重视公众感知反馈三个方面提出城市历史公园更新策略.

    风景园林城市历史公园网络数据记忆因子感知评价

    双层定型相变墙体在合肥地区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江昔平郝宁宁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双层相变墙体所使用的相变材料在不同季节下的相变表现,以合肥地区夏、冬两季室外温度数据为背景,基于Fluent焓-孔隙率法,对普通墙体和双层相变墙体的传热过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夏季工况下,外相变板的相变温度为36℃的相变墙体综合表现更好,墙体内表面热流密度与普通墙体相比降低了20.53%,平均延迟时间约为普通墙体的1.8倍.在冬季工况下,内相变板的相变温度为14℃的相变墙体内表面温度波幅较平缓,墙体内表面热流密度与普通墙体相比降低了16.25%,它的衰减倍数约为普通墙体的1.2倍.在合肥地区,使用相变温度为36℃的外相变层和相变温度为14℃的内相变层的墙体在制冷、采暖期单位面积可降低热/冷负荷分别为1.86 W、3.75 W,该种墙体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双层相变墙体焓-孔隙率法相变温度Fluent

    Ag2O-NiTi-LDH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光催化氧化乙硫醇性能研究

    崔洪珊何杰徐从波赵玲玲...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氧化银(Ag2O)负载到镍-钛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Ti-LDH)上以构建Ag2O-NiTi-LDH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XPS、UV-vis、电化学工作站和FT-IR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采用静态吸附-光催化的方法对乙硫醇进行吸附氧化降解.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Ag2O和NiTi-LDH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使得Ag2O-NiTi-LDH复合材料比单一基体材料的带隙能小,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和迁移效率高;在光催化实验中,单一的基体材料NiTi-LDH对乙硫醇的光催化效果不明显,Ag2O和Ag2O-NiTi-LDH虽然都能将乙硫醇光催化氧化成硫酸盐,但Ag2O-NiTi-LDH复合材料光催化氧化降解效率高于Ag2O.

    氧化银镍钛-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光催化乙硫醇

    基于奇异谱分析的PMI组合预测模型

    刘斌董清浩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预测精度,结合PMI周期性和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融合奇异谱分析(SSA)、季节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SARIMA)模型和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的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SSA将PMI分解为主要成分和噪声成分,借助SARIMA模型处理线性问题以及SVR模型处理非线性问题的优势,分别为两个成分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针对主要成分选取SARIMA模型和SVR模型建模,噪声成分选取SVR模型建模,最后将各自得到的结果组合为最终的预测结果.实验显示:SSA-SARIMA-SVR模型的误差评价指标最低,预测效果最好,可供预测PMI走势.

    PMI奇异谱分析SARIMA支持向量回归

    带形状参数的三角λ-Bézier曲线

    刘华勇蒋金文徐虎
    5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克服传统Bézier曲线缺乏局部调整性并且不能精确表达圆锥曲线的缺点,构造了一个带形状参数的n(n≥2)次三角λ-Bézier曲线,为了降低工作难度,各阶曲线的形状参数取值范围保持不变.首先将基函数设置在三角多项式空间中,利用递推性构造了λ-Bernstein基函数,进而讨论了该基函数的端点性和对称性等重要性质,并由该基函数定义了n(n≥2)次λ-Bézier曲线.另外,讨论了形状参数取不同值时对曲线形状的影响以及曲线的拼接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该曲线可达到G2拼接;最后,给出了张量积形式的λ-Bézier曲面以及性质.实例表明,该曲线克服了传统Bézier曲线缺乏局部调整性的缺点且能近似表达圆弧和抛物线等圆锥曲线.

    Bézier曲线形状参数递推性

    基于改进YOLOv5的冲压件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夏巍操乐文苏亮亮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冲压件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划痕、起皱、凹凸点等缺陷.目前,生产线上的冲压件缺陷检测以人工检测为主,效率低,且容易造成漏检.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模型的缺陷检测算法.为了提高缺陷部分的关注度,更好地聚焦缺陷,本文在YOLOv5模型的主干网络中引入CA注意力模块.为了进一步提升模型的精度,本文通过对比实验,将目标框损失函数改为GIoU,提升了定位精度.实验表明,相较于原模型,改进后的YOLOv5模型精准度、召回率、mAP值均得到提升.

    YOLOv5冲压件缺陷检测注意力机制

    混合式三稳态压电能量俘获器动力性能分析

    唐礼平胡庆南韩婷婷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压电能量俘获器在低强度外界激励下的俘能表现,基于三稳态压电悬臂梁能量俘获器模型,在U形框架和基底之间以及压电悬臂梁固定端与U形框架之间分别装置一个弹性放大器,提出一种混合式三稳态压电能量俘获器(TPEH+DEM)模型.基于Hamilton原理建立了TPEH+DEM系统的非线性力电耦合运动方程,并利用谐波平衡法分析了弹性放大器的质量和弹簧刚度、磁铁之间相对距离、负载电阻等对TPEH+DEM系统能量收集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外界激励频率范围内,TPEH+DEM系统的响应输出功率存在两个峰值,合理调节弹性放大器的质量和刚度能使系统在较低的外界激励强度下进入阱间运动,产生很高的输出功率.相比于仅带有弹性基底的传统三稳态压电能量俘获器,TPEH+DEM模型在低频外界激励下具有更好的俘能表现.

    压电能量俘获器力电耦合弹性放大器谐波平衡法阱间运动

    协同治理视角下城市更新项目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

    章蓓蓓刘浩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城市更新项目逐渐从政府决策转变为多方主体共同决策,然而在实践中,公众参与大多仅为"象征性"参与,导致最终参与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因此,从协同治理视角研究城市更新中提升公众参与有效性的路径.综合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从参与主体、参与过程以及参与环境三个维度识别总计24个关键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出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识别的24个关键影响因素均通过了验证性因子分析,因子荷载均大于0.6;参与环境对参与主体和参与过程有直接影响,参与主体、参与环境和参与过程三个指标对公众参与有效性均有显著影响.为促进公众主动参与决策,可以从注重参与公众的代表性、提高公众意见影响决策的程度以及加大项目信息的公开程度三个方面提升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协同治理城市更新公众参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