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学通报
安徽农学通报

郑之宽

半月刊

1007-7731

ahnxtb@sina.com

0551-62675980

230001

合肥市徽州大道193号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内

安徽农学通报/Journal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查看更多>>《安徽农学通报》是安徽省农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以文字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1007-7731 CN34-1148/S是国家职称评定认定学术期刊。融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既刊登作物栽培与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蚕桑、茶园、畜牧、水产及其他农业科学的硬科学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和实用技术;也发表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管理、农业发展战略、农产品加工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对策性文章,是农业推广领域唯一的科技杂志,在省内外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竹荪不同溶剂浸提液的抑菌及防腐效果研究

    刘畅周舟周枫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探究竹荪的抑菌防腐功效,本研究采用4种溶剂(乙酸乙酯、无水乙醇、石油醚和蒸馏水)浸提竹荪子实体,采用平板抑菌方法验证不同浸提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抑菌作用,并用肉汤、馒头进行防腐效果验证.结果表明,4种溶剂的竹荪浸提物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竹荪浸提液对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酵母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较优,且对霉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乙酸乙酯竹荪浸提液的稀释度试验表明,其稀释4倍后仍然具有抑菌作用.馒头和肉汤防腐实证试验表明,乙酸乙酯竹荪浸提液对两者均有一定的防腐作用,尤其是在肉类防腐方面作用明显.研究结果为竹荪天然抗菌物质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竹荪浸提物抑菌活性食物防腐

    高压静电场技术在果蔬保鲜方面的应用综述

    朱嘉琳张惠敏王慧颖顾静恩...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高压静电场(high-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HVEF)技术在果蔬保鲜方面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为了解该技术在果蔬保鲜上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高压静电场技术在果蔬保鲜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保鲜机制、应用现状、应用效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结合当前果蔬保鲜发展趋势,总结了高压静电场技术的高效保鲜和环保优势,旨在为HVEF技术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高压静电场果蔬保鲜保鲜机制食品安全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田间农机作业无人化管理系统设计

    吴晓伟骆庭宝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农田田块为管理对象,设计一套智能化管理系统,以掌握田间农机作业的具体情况,包括作业农机类型、对应农事活动和作业时间等信息.具体而言,以人工智能算法为基础,通过机器视觉方法,自动捕捉并识别田间农机,从而获取准确的田块作业农机类型及其所关联的生产信息.整个系统集成了感知设备、人工智能算法和应用软件平台,其构成简单,环境通用性强,可以为农场的无人化管理提供有效工具,为生产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视觉农业机械识别农机作业

    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丁艳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机械化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途径之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分析了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并针对需进一步提升的环节提出对策建议.结果显示,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在农机工业综合竞争力、农机装备有效供给、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农机农艺融合及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基于此,提出发展农机制造产业,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推进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以及加大要素保障力度等发展策略,为更好推动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

    农业机械化农机装备社会化服务生产效率

    水草组培污染防治实验教学改革

    姜炳阳曹广龙李伟杰赵震扬...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水草组织培养污染的污染源及药物防治措施,本研究对水草组培污染防治实验训练进行教学设计,采用水草组织细胞培养课程与水草组培污染防治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探讨,并分析实验内容及流程.以典型的水草红丝青叶(Hygrophila polysperma)为对象进行组织培养,通过从污染菌中进行细菌和真菌的分离和纯化,采用16S rDNA和ITS基因测序,并结合表型分析进行种类鉴定,明晰了污染菌的种类.进一步对污染菌开展防治药物筛选,通过药敏实验获得了有效的药物组合,加入培养基进行组培培养基优化,取得了一定的抗菌防治效果.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水草组培污染防治技术原理、方案及应用等,为水草扩繁生产和相关科学研究培养专业人才.

    组织培养红丝青叶细菌真菌污染防治

    二维码技术在昆虫浸渍标本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杨巧燕王森山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动实验教学资源管理方式的更新与优化,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昆虫浸渍标本实验教学中.对昆虫浸渍标本保存、补充和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利用二维码技术,结合网络资源,为昆虫浸渍标本制作电子标签,并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优化其展示效果.对二维码标签在完善标本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优势进行分析,并对标本管理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实践证明,二维码在昆虫标本上的使用能促进相关实验课程教学与线上资源进行有效融合.研究结果为教学效果提升,标本信息化管理,实验室现代化建设,以及教学资源整合等提供思路.

    二维码昆虫浸渍标本电子标签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李海燕王彪朴钟云李宏博...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师资力量、教学平台、教学体系和教学考核4个方面为切入点,研究了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现状.提出提升师资力量,打造教学平台,构建教学体系,以及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等优化措施,并探索构建凸显中药特色"一核心、两阶段、三单元、四确保"的实践教学体系,阐述其体系优化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全方位、多角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医药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中药农业人才奠定基础.

    新农科中草药中药农业人才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

    王艳芳郑少文郝燕燕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培养,针对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本研究结合更新教学理念,优化实验内容,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加强团队组建,以及完善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探索"互联网+实验"教学形态,以推动该课程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植物学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植物生理学实验混合式教学信息化建设植物学

    农艺与种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校所联合培养模式探究

    李国龙孙亚卿李宁宁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能够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本文以农艺与种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分析当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现状.提出在新农科背景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所联合培养需建立校所合作保障机制、共建校所联合培养基地、增强师资队伍力量和完善培养评价体系.并对该模式的实践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为地方农业院校共建校所协同创新联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专业学位农学研究生校所联合培养农艺与种业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蔡婷婷高永茜鲁绍风张锡庆...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药用植物栽培与加工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对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包括优化设计思路,更新教学材料,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教学模式,选用多样化版本教材,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讨论法、项目教学法、实物标本展示法和地域性季节性教学法.对该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控技术现代农林业信息化教学药用植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