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学通报
安徽农学通报

郑之宽

半月刊

1007-7731

ahnxtb@sina.com

0551-62675980

230001

合肥市徽州大道193号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内

安徽农学通报/Journal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查看更多>>《安徽农学通报》是安徽省农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以文字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1007-7731 CN34-1148/S是国家职称评定认定学术期刊。融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既刊登作物栽培与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蚕桑、茶园、畜牧、水产及其他农业科学的硬科学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和实用技术;也发表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管理、农业发展战略、农产品加工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对策性文章,是农业推广领域唯一的科技杂志,在省内外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莲花寺古树生存现状与保护措施分析

    王登远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莲花寺一株古树圆柏的生长现状,对其现状及保护措施进行分析.该古树受自身生理机能、外界环境和人为因素等影响,暂存在树体倾斜、基干部分缺损和孔洞较多等安全隐患.保护措施方面,以加固支撑为主;其次是树体孔洞裂隙的修复,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及时防止风雪、雷击等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同时注意周边竹林的保护,适时进行除草、施肥和松土等养护管理以及保持林内环境卫生.对策建议方面,需进一步落实责任到人、筹措专项资金和加强宣传等.目的在于为古树保护提供参考.

    古树保护生理机能修复物种多样性

    低质低效林补植改造主要评价因子调查研究

    张仁瑞廖兴国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样方调查法对飞播马尾松低效稀疏林、马尾松混交低效稀疏林和人工松类低效林等8种林地补植改造,并进行苗木成活率、平均高生长量、植被覆盖度和平均地径增量的测定,以检验低质低效林改造成效.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低质低效林补植改造的苗木成活率、平均高生长量、植被覆盖度和平均地径增量等主要评价因子数据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以人工杉木低效林和天然阔叶残次林上的补植改造效果较佳,为低质低效林分的改造与林分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低质低效林林分改造评价因子林分质量

    常绿木本植物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分析

    司振霖王键龙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绿植物是北方园林植物造景和景观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城市公园中常绿木本植物的应用情况,可为改善北方城市公园冬季景观效果提供参考.本研究对河南驻马店驿城区6个公园中常绿木本植物的种类、应用频度、生活型、来源及观赏特性等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研究区公园常绿木本植物共有22科36属54种,其中红叶石楠、樟和女贞等11种植物的应用频度达到100%,应用普遍.生活型方面,在所调查植物中以灌木居多,占比78%;物种来源方面,乡土植物占主导地位,占比63%;观赏特性方面,以观叶植物为主,占比67%,且春季开花植物较多,以白花和红花为主,秋季结出果实较多,鲜艳色的果实明显增多.

    木本植物常绿植物城市公园景观营造

    2013-2022年G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欧阳建婷许铭宇陈平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G市近十年的土地利用情况,选取2013和2022年的地表覆盖数据作为数据源,借助ArcGIS 10.8软件进行镶嵌、裁剪和融合等处理,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幅度、动态度以及转移情况,了解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与2013年相比,2022年研究区的耕地、裸地、灌木地和人造地表面积均有所增加,而林地、草地和水体面积呈减少趋势.耕地、灌木地、裸地和人造地表的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分别为0.95%、1.46%、6.80%和1.63%,其中裸地的变幅最为明显;林地、草地和水体的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分别为-0.73%、-7.28%和-3.10%.总体而言,土地利用转移变化主要体现在林地、人造地表和水体方面,其中部分林地和水体主要向耕地等转变.本研究为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提供参考.

    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分析土地利用渐变土地利用转换生态环境

    土壤微生物响应重金属胁迫的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孙文娟周连玉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金属进入土壤后可能会造成土壤质量退化,引起土壤微生物等生态特征的变化.本文从重金属种类与浓度对土壤中微生物呼吸速率、生物量、生物量碳、多样性、群落结构以及功能基因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研究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提供参考.

    土壤微生物重金属污染群落结构生物量碳功能基因

    3种杀虫剂对向日葵田棉铃虫毒力及其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孟佩帖展疆马朝阳张桂源...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有效防治向日葵田棉铃虫的药剂,本研究利用点滴法测定了2种化学杀虫剂(200 g/L氯虫苯甲酰胺和10%甲维·茚虫威)和1种生防制剂(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对3龄棉铃虫的室内毒力,并探究了防效较好的药剂对其乙酰胆碱酯酶(AChE)、羧酸酯酶(CarE)、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4种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和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对3龄棉铃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36、11.86 mg/L和131.73倍,其中200 g/L氯虫苯甲酰胺的室内杀虫效果最好.200 g/L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浓度(LC25)处理3龄棉铃虫12、24和48 h后,其体内AChE活性受到抑制(P<0.05),而CarE和CYP450的活性明显增强(P<0.05),GST活性变化不明显(P>0.05).表明棉铃虫可能主要通过CarE和CYP450进行解毒代谢.研究结果为向日葵田棉铃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棉铃虫杀虫剂毒力测定解毒酶活性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泰地罗新残留

    沈宏林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泰地罗新残留量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本研究对色谱、质谱、净化条件和定溶液等进行检测条件优化,建立了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泰地罗新残留量的检测方法,验证其线性范围、检出限,并以猪、牛、羊肉及其内脏等动物源性食品为试验样品,测定其回收率及精密度.结果表明,色谱条件以Aglient ZORBAX SB C18为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质谱条件以734.4 m/z为母离子,98.2和174.4 m/z为子离子;净化条件以HLB(150 mg,6 mL)固相萃取柱为净化柱,5 mL 50%甲醇水溶液为上样溶液,5 mL 5%氨水乙腈为洗脱溶剂;定容液为0.1%甲酸水-乙腈(v/v,9/1).该方法在5~5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7,检出限为5 μg/kg,动物源性食品的泰地罗新回收率81.8%~110.6%,相对标准偏差在1.38%~7.14%.本方法准确度较高,适用于动物源食品中泰地罗新残留量检测.

    动物源性食品泰地罗新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条件优化

    鲜食菊花周年生产种植技术

    岑若邦李美芬刘佳美景衍之...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市场对鲜食菊花的需求,解决单一应季生产问题.本文以鲜食菊花品种黄球的生产实践为基础,从采穗、扦插、定植、摘心和养护等方面总结分析了鲜食菊花的周年生产种植技术.通过每月安排一批种植苗来调整收获茬口,配置合适的采穗圃,以一年生母本顶稍为最优插穗,利用大棚自动化设施,配合温湿度和光照控制,促进扦插苗生根;选择适宜的基质袋栽定植,根据食用菊用途确定是否摘心;生产过程中,合理进行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光暗及温度控制等;通过裱杆、抹芽,去蕾、套袋等管理细节实现鲜食菊花安全生产.目的在于实现鲜食菊花周年生产,为其生产、种植和推广提供参考.

    鲜食菊花种植技术周年生产病虫害防治

    基于网络药理学乌鳖返春口服液活性成分筛选

    于茜朱媛媛周竹琇左文婷...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乌鳖返春口服液是一种结合了现代药物与食品特性的产品.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并结合相关文献查找其活性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和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其活性成分的可能作用靶点,在Genecards、DisGeNET和OMIM数据库检索、筛选活性成分作用的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该口服液活性成分作用的关键靶点网络,并对这些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其核心通路,以构建该口服液活性成分的作用网络.结果表明,共获得该口服液活性成分75个,基于活性成分得到384个潜在作用靶点,通过潜在作用靶点PPI网络筛选得到75个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到892个条目,KEGG富集到164条通路.综合以上结果,认为该口服液活性成分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大黄蒽醌类、黄酮类和植物甾醇类化合物作用于AKT1、TNF和IL6核心靶点,以PI3K-Akt、HIF-1、mTOR和FoxO为信号通路来实现.

    乌鳖返春口服液药食同源活性成分筛选网络药理学

    现代杂交水稻制种气象保障服务体系构建

    游超钟继祥张菡王翔...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四川邛崃市、梓潼县、绵阳市安州区、眉山市东坡区、大竹县和泸县6个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区)气象部门,开展杂交水稻制种气象保障服务现状调研.并从农业气象观测手段、服务支撑技术、服务产品体系和专业技术人才4个方面展开具体分析.围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繁""制""推"环节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进行探讨,从构建智能观测站网、发展"智慧化"服务技术、完善智慧型社会化服务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4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为建立现代杂交水稻制种气象保障服务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杂交水稻制种气象服务农业气象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