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

宛晓春

双月刊

1672-352X

ahnydxxb@163.com

0551-5786705,5786369

230036

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安徽农业大学学报》为安徽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信所)、中文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和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现被6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它们分别是: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文摘》(CSA)、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中心数据库(CABI)、英国《动物学记录》(ZR)和国际农业文献检索(AGRIS International),同时被国内万方、同方、《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农业文摘》等十几家数据库及文摘期刊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异荭草苷通过MAPK/FoxO信号通路减轻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

    杨兰珠李诗怡孙雨伟王勇...
    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异荭草苷(Isoorientin,ISO)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将对数生长期的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PS 1μg·mL-1)和异荭草苷(ISO 2.5~40μg·mL-1+LPS)给药组.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MTT法检测ISO对RAW 264.7细胞毒性,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的含量,qRT-PCR方法检测环氧合酶2(COX-2)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测定细胞中COX-2、JNK、p-JNK、p38、p-p38、FoxO1和FoxO3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与LPS模型组比较,ISO显著抑制LPS诱导的TNF-α(P<0.001)和NO(P<0.01)的产生,且未见其细胞毒性.此外,ISO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抑制RAW 264.7细胞COX-2基因(P<0.001)和蛋白(P<0.05)的表达.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ISO显著抑制MAPK信号通路中p-JNK和p-p38的磷酸化,并减少FoxO1/3的核转位.综上所述,ISO可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在MAPK/FoxO信号通路中发挥调节作用有关.

    异荭草苷炎症RAW264.7巨噬细胞MAPK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

    夏秋茶对中温大曲中主要微生物区系及白酒风味的影响

    肖严严程伟陈兴杰潘天全...
    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夏秋茶对酒曲中主要微生物区系和酒体香气物质的影响,在制曲过程中添加不同量的夏秋茶(5%、10%和15%)制备茶型大曲,选择15%茶型大曲并添加夏秋茶酿制茶香型白酒(原酒),设置普通大曲和普通浓香型白酒(原酒)作为对照组.对普通大曲、5%、10%和15%茶型大曲中主要微生物数量和发酵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相较于普通大曲,5%、10%和15%茶型大曲中细菌数量有不同程度减少,霉菌数量有10倍量级的增加,其中15%茶型大曲霉菌数量达到1.9×105 CFU·g-1,5%和10%茶型大曲酵母菌数量均有增加;3种茶型大曲的发酵力和糖化力也有显著增加.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chromatography mass-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2种白酒中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筛选2种白酒的差异香气物质,最终确定了茶香型白酒中的4种差异香气物质,分别是庚酸乙酯、月桂酸乙酯、癸酸乙酯和苯甲酸乙酯.由于夏秋茶的添加对微生物进行选择性培养,使得霉菌和酵母菌分别成为发酵前期、发酵后期的优势菌种,并且代谢利用夏秋茶中的内含成分产生更多的酸类物质,最终形成庚酸乙酯、月桂酸乙酯、癸酸乙酯和苯甲酸乙酯等香气物质.结果为夏秋茶资源的增值利用以及茶香型白酒的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夏秋茶茶型大曲茶香型白酒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庚酸乙酯

    降解氨基甲酸乙酯酿酒酵母的筛选及其应用

    夏尚帆李奎王文武张惠玲...
    14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宁夏5个产区的酿酒葡萄为原料筛选可以降解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且具有优良酿酒特性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酿酒酵母.初筛试验获得了10株酵母,复筛试验以EC作为唯一氮源筛选出6株EC降解能力较好的酵母菌株,最后通过产气试验和耐受性试验筛选出了2株发酵性能较好的菌株.经过18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后确定这2个菌株为酿酒酵母.使用筛选出的2个菌株发酵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并以商业酵母作为对照,测定其理化指标及EC含量;再通过GC-MS分析其香气物质并结合感官评价最终筛选出具有优良酿酒特性和降解EC功效的红葡萄酒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NXSC2和白葡萄酒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NXSC1.

    氨基甲酸乙酯菌种筛选红葡萄酒白葡萄酒菌种鉴定

    基于电子鼻和HS-SPME-GC-MS技术分析陈酿容器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乃国丫张惠玲岳洋洋陈珂宇...
    152-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贺兰山东麓'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原料,采用不锈钢罐、微氧罐、橡木桶进行陈酿处理,与原酒作为对照,以期探究不同容器陈酿对干红葡萄酒基本理化指标、香气成分和感官特性的影响.采用电子鼻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不同容器陈酿的干红葡萄酒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容器陈酿葡萄酒总糖、总酸、色度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较于原酒,3种容器陈酿的葡萄酒色度值均有显著提升,但对葡萄酒酒度、挥发酸、pH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电子鼻和HS-SPME-GC-MS结果均表明原酒与不同容器陈酿的干红葡萄酒挥发性成分之间存在差异.HS-SPME-GC-MS在4类酒样中共检测出66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酯类、醇类、酸类、醛酮类、萜烯类及其他类物质,其中酯类物质含量最多,醇类物质次之.主成分分析结合感官评价结果显示,与原酒相比,不同容器陈酿能够明显增强葡萄酒花香和果香特征,降低酒样的脂肪味,并且经橡木桶和微氧罐陈酿的葡萄酒酸甜适宜,口感更加柔顺.因此,相较于不锈钢罐,微氧罐陈酿有利于葡萄酒的熟化,对葡萄酒的感官提升有重要作用.

    电子鼻陈酿容器干红葡萄酒微氧化风味物质

    贮前延迟联合热水处理对黄瓜果实冷藏期间冷害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贾淼张敏李奇勋李玉申...
    159-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黄瓜果实经热水处理后延迟方式对其冷藏期间品质和生理代谢的影响,根据前期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优化得出的延迟条件,以新鲜黄瓜为对照(CK),分别研究了水浴延迟(T1)、空气延迟(T2)和未延迟处理(T3)对经热激处理的黄瓜果实在(4±1)℃,相对湿度(80±5)%的冷库贮藏期间冷害(chilling injury,CI)症状、品质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贮藏3 d时,各组冷害指数最高仅为0.37,然而贮藏9 d时,CK和T3组果实冷害指数迅速升高至0.76和0.71,此时CK组冷害指数为T1和T2的1.25倍和1.21倍.而且T1和T2组能显著减缓果实失重率和电解质外渗率(electrolyte leakage,EL)的上升以及硬度的下降,同时能使果实保持较好色泽,维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效减轻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O2-·)和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对果实的损伤;到贮藏末期,相比于CK,T1和T2组果实的H2O2含量分别降低了7.86%和11.64%.此外,T1和T2处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含量的下降.综合分析,T1和T2处理组对于减轻黄瓜果实冷害,缓解品质劣变均有显著影响,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适用性更高的处理方式.该研究对黄瓜贮藏保鲜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贮前延迟热水处理黄瓜抗氧化系统冷害

    冷压成型工艺及取材部位对结构用重组竹力学性能的影响

    周岩岳孔袁少飞
    16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比"热压"和"冷压-热固化"两种工艺重组竹的材料强度等级,并探明"冷压-热固化"制备工艺对重组竹方材表、芯层材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为丰富方材二次加工切割板材的应用场景和提高力学性能稳定性提供试验分析基础,设计并开展了两种工艺重组竹的力学性能试验.试验采用了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拉强度、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剪强度、横纹全部抗压比例极限、横纹局部抗压比例极限等7个指标,420个试件.结果表明:热压成型重组竹除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拉强度相对较低外,其他力学性能均明显优于冷压-热固化工艺制备的重组竹,且两种工艺制备成型的重组竹的强度等级均达到10E-90f;冷压成型-热固化重组竹表、芯层材试件的顺纹抗拉、抗压强度和横纹比例极限应力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下表层顺纹抗压强度和横纹抗压比例极限应力低于芯层和上表层,而其顺纹抗拉强度高于后两者;冷压成型-热固化工艺重组竹的横纹全部抗压比例极限应力在厚度方向上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20.9%,顺纹抗拉强度变异系数为10.61%.冷压重组竹方材力学性能在厚度方向上较大的变异性由板坯胶黏剂分布不均、固化分层和受热不均导致.

    热压成型冷压成型-热固化力学性能强度等级变异分析

    莲藕施肥机无轴双螺旋供肥装置性能分析与试验

    张慧杰杜铮李旭郭翔...
    174-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藕田施肥过程中存在的劳动强度高、施肥稳定性及均匀性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水力喷射式莲藕施肥机,其主要分为供肥装置和水肥混合装置,主要对无轴双螺旋供肥装置进行了设计与分析.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影响供肥性能参数主要为螺旋转速、直径和导程,结合藕田施肥农艺要求确定上述3项参数的取值范围.利用EDEM对无轴双螺旋供肥性能进行离散元仿真分析,以供肥量均值和供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和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供肥量均值随着螺旋转速、直径和导程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可通过调节供肥螺旋转速、直径和导程来改变供肥量均值;供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随着螺旋转速和导程的增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随着直径的增大而减小.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优化,分别开展仿真试验和台架试验对优化后的参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螺旋转速为160 r·min-1,螺旋直径为78 mm,螺旋导程为53 mm时,仿真结果供肥量均值为329.43 g·s-1,供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1.43%,台架试验结果分别为341.32 g·s-1和2.34%,满足藕田施肥农艺及供肥稳定性要求.该研究可为螺旋式供肥装置的设计优化及藕田机械化施肥提供参考.

    莲藕施肥机无轴双螺旋供肥离散元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