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黄瓜果实经热水处理后延迟方式对其冷藏期间品质和生理代谢的影响,根据前期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优化得出的延迟条件,以新鲜黄瓜为对照(CK),分别研究了水浴延迟(T1)、空气延迟(T2)和未延迟处理(T3)对经热激处理的黄瓜果实在(4±1)℃,相对湿度(80±5)%的冷库贮藏期间冷害(chilling injury,CI)症状、品质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贮藏3 d时,各组冷害指数最高仅为0.37,然而贮藏9 d时,CK和T3组果实冷害指数迅速升高至0.76和0.71,此时CK组冷害指数为T1和T2的1.25倍和1.21倍.而且T1和T2组能显著减缓果实失重率和电解质外渗率(electrolyte leakage,EL)的上升以及硬度的下降,同时能使果实保持较好色泽,维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效减轻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O2-·)和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对果实的损伤;到贮藏末期,相比于CK,T1和T2组果实的H2O2含量分别降低了7.86%和11.64%.此外,T1和T2处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含量的下降.综合分析,T1和T2处理组对于减轻黄瓜果实冷害,缓解品质劣变均有显著影响,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适用性更高的处理方式.该研究对黄瓜贮藏保鲜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