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同时检测苦荞中10种真菌毒素

    唐振涛于刚刘菲俞凌云...
    188-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苦荞样品中10种真菌毒素.[方法]苦荞样品经水和乙腈提取后,采用QuEChERS方法净化.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进行目标真菌毒素的分析.试验对样品前处理、仪器分析条件进行优化;考察方法的基质效应、检出限、精密度、回收率等参数.[结果]根据基质效应考察结果,50%的目标真菌毒素具有显著的信号抑制/增强效应.为了补偿基质效应的影响,选用基质配标法进行目标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50.0μg/L(对于黄曲霉毒素B2、G2,线性范围为0.125~12.500μg/L),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低至0.011和0.040μg/L,回收率为89.70%~105.83%,RSD<9%(n=6).[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能有效用于苦荞样品中多组分真菌毒素的检测.

    苦荞多组分真菌毒素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

    驴胎盘活性成分及功能特性分析

    解晓樊雨梅张建岭史传超...
    19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驴胎盘为研究对象,对其活性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与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技术(ICP)对37种元素进行分析,并对有响应值的元素进行定量,数据显示驴胎盘中铜含量为2.213μg/g;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多级质谱技术(UPLC-MSn)分析驴胎盘主要活性成分,共鉴定出16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1种嘌呤类、6种糖类、1种维生素类、11种有机酸类、46种脂质类及6种其他物质.结果表明,驴胎盘的活性成分丰富,具有潜在的生物学价值,在开发健康安全的食品、化妆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驴胎盘活性成分功能特性ICP-MSICPUPLC-MSn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中药砂仁中1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张振山乐渊黎舒怀刘春华...
    199-202,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砂仁中1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方法]砂仁样品先用含1%甲酸的乙腈溶液提取,再经盐析剂盐析后加入MgSO4、PSA和C18进行萃取、净化,采用UPLC-MS/MS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目标化合物在2.5~100.0μg/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在0.02、0.08和0.4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10种农药成分加标回收率为70.7% ~113.3%,RSD为0.2%~4.9%(n=3);定量限(LQD)在0.19~4.01μg/k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适用于砂仁药材中1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检测.

    砂仁氨基甲酸酯类农药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云南高原山区蔬菜机械移栽技术研究

    龙荣华赖庆辉陆琳汪骞...
    203-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是立体气候,其土壤类型以及海拔类型多样,对蔬菜种苗机栽移栽提出较高要求,一般的农业机械移栽机很难适应.为了有利于不同类型蔬菜苗的移栽,提高蔬菜苗移栽效果,减少对种苗的移栽损伤、漏苗率,降低劳动成本,提高产值,笔者提出了农艺技术与机械进行融合,根据云南独特的气候、土壤、海拔对农艺技术等进行适当改进,机械移栽才能达到较好效果.

    蔬菜机械化移栽高原山区技术研究云南

    自压吸气增氧灌溉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李康勇李桂元徐义军张杰...
    207-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自压吸气增氧灌溉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制了自压吸气放水管,设计4种田间灌溉排水模式,分析自压吸气增氧灌溉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灌排模式中,增氧灌溉处理水稻的生长及产量均优于不增氧处理,但不同灌溉模式下增氧对促进水稻生长的效果差别较大.增氧对常规灌溉模式下水稻增产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增氧灌溉对常规模式下水稻分蘖前期分蘖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对灌溉模式Ⅱ水稻分蘖后期分蘖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

    自压吸气增氧放水管灌溉生长产量

    树叶复混基质理化特性研究

    姚文英彭翠兰杨海俊杜红斌...
    210-213,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发一种适合新疆南疆的价格低廉、取材方便、适宜蔬菜育苗与栽培的有机复混基质.[方法]选用南疆秋季落叶、锯末(白杨)、菇渣等有机材料以及珍珠岩等无机材料,以进口草炭作为对照,测定各单一基质的理化性质,然后再测定树叶加锯末、树叶加菇渣复混基质的理化性质,通过与蔬菜的无土育苗基质理化性质的标准(NY/T 2008—2012)进行对比,筛选出合适的有机复混基质进行番茄(改良毛粉802)育苗.[结果]单一基质(树叶、锯末、菇渣)理化性质不完全符合番茄育苗标准基质的要求,因此单一基质不适宜进行番茄育苗.随着树叶基质比例的增加,其有机复混基质的pH和EC值均增大.当树叶:锯末=2:1、树叶:锯末=4:1和树叶:菇渣=2:1时基质的理化性质最好.[结论]树叶和锯末、树叶和菇渣的复混比例较低时,基质的理化性质较好.

    树叶复混基质理化性质育苗

    南阳市沼气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白清敏
    214-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沼气是一种国际通用的种养结合接口技术.生态循环农业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南阳市近年来沼气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探讨了主要模式的基本流程、适用范围等,深入分析了目前南阳市沼气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沼气生态循环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沼气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巢湖地区土壤相对湿度气象预测模型研究

    侍永乐章超靳青春
    218-22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描述气象影响因子与土壤相对湿度的关系,预测巢湖地区逐旬10~100 cm土壤相对湿度,定量评估土壤旱涝情况.[方法]通过分析巢湖地区各层土壤相对湿度逐月分布特征,讨论各气象影响因子与土壤相对湿度的相关关系,并分别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预测模型.[结果]气象因子和土壤相对湿度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从大到小分别为蒸发量、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降水量.随着土层的深入,两者的相关系数和显著程度呈下降趋势.[结论]2种方法均能较好地预测出巢湖地区各层土壤相对湿度逐旬动态变化,可为了解巢湖地区籼稻主生长周期内的土壤相对湿度变化提供依据,为该地区作物旱涝评估提供参考.

    巢湖土壤相对湿度多元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

    1980—2015年安徽省降水和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

    顾峰雪张远东李威郭瑞...
    223-228,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地面气象观测的逐日降水数据,采用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干旱划分等级,分析了1980—2015年安徽省降水量和气象干旱发生频率、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降水的年际动态和空间差异均较大,秋季降水的变异系数最大,沿淮地区是降水变异系数最大的地区,降水的年际变异随着年代际的增长而增加;在研究时段内安徽省降水呈下降趋势,但趋势不显著,江淮中部降水量下降最多;安徽省气象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均是秋冬季高于春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平均干旱频率分别达到0.36和0.31,春、夏季分别为0.26和0.25,而干旱强度在秋季和冬季分别达到了0.90和0.75;全省平均干旱频率和干旱强度均是在1980—1989年最低,1990—1999年是干旱频率和强度最大的10年;36年平均干旱频率和干旱强度均是从南至北逐渐增大,淮北地区是干旱频率最高的区域,而干旱强度在沿淮区域最大.该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内不同区域的水资源利用策略制定、种植结构的优化与种植模式的调整等提供理论依据.

    降水量降水距平百分率干旱频率干旱强度安徽省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逻辑——基于结构洞的研究视角

    孙倚梦张德元
    229-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认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关键在于4个逻辑的衔接——社会逻辑、技术逻辑、市场逻辑和服务逻辑,分别体现为小农户组织化程度、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完善度、小农户收益提升以及分工专业化4个方面.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因在提升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服务规模化程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被认为是目前最适合的衔接载体,但合作社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仍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完善.

    小农户现代农业农民合作社衔接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