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PLC法测定葫芦七不同部位中7种倍半萜的含量

    李俊崔蕾李晓杰曹爱兰...
    187-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葫芦七不同部位(根、茎、叶)中7种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柱温35℃;检测波长240 nm;进样体积10μL.[结果]7种被测成分在测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平均回收率在95.18%~97.61%,RSD在0.41%~1.60%;被检测的7种倍半萜类成分在葫芦七根、茎、叶不同部位中的含量差异明显,根中所含化合物的种类相对较多,含量相对较高.[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葫芦七药材的质量控制.

    葫芦七HPLC法不同部位倍半萜含量测定

    不同无花果品种果实品质比较分析

    袁朝阳杨黎黎苏宇霞吾尔古丽·托合图木...
    192-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疆早黄、布兰瑞克、青皮这3个品种的无花果作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果实成熟期时对其单果重、横径、纵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滴定酸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无花果果实品质指标存在差异.青皮的单果重最大,3个无花果品种的果形指数均大于1,为近圆形,属于较优果型.布兰瑞克的VC含量最高,为37.9 mg/kg;新疆早黄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最高,且可滴定酸含量最低;青皮的可滴定酸含量最高且糖酸比和固酸比均为最小值.综合各项无花果果实品质指标分析,布兰瑞克营养丰富,新疆早黄鲜食口感更佳.

    布兰瑞克新疆早黄青皮果实品质

    基于GC-IMS分析盐渍海参挥发性风味物质

    刘芳张健赵云苹王共明...
    195-198,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盐渍海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比较不同产地盐渍海参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及差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对不同产地盐渍海参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并建立指纹图谱.[结果]盐渍海参定性出以醛类、酮类、醇类和酯类为主的挥发性风味物质83种,但不同产地特征挥发性物质的相对含量不同.庚醛、辛醛等13种醛类是盐渍海参的共有成分.醇类和酮类是长岛盐渍海参的特征风味物质,威海和东营盐渍海参的特征风味物质主要为酯类,大连盐渍海参特征区域未鉴定出确定成分.[结论]不同产地的盐渍海参因特征性风味物质不同而具有独特的风味特征,可以为消费者的选择提供更多参考.

    盐渍海参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挥发性风味物质指纹图谱

    1ZL-7.2型联合整地机的研制

    张鲁云杨怀君王子龙刘进宝...
    199-20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地作业可将犁耕后的土壤进行碎土、平整,为播种环节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联合整地机在新疆已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大中马力拖拉机保有量逐年增加,为提高整地作业幅宽和效率,研制了一款与大马力拖拉机相配套的联合作业机,开发了新型合金材料的耐磨耙片.作业幅宽为7.2 m,机架可以进行折叠便于运输.田间试验表明,该型机具作业效果良好,故障率低,操作简单、方便.

    圆盘耙组镇压碎土联合整地智能装备

    土家族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编码与基因分类研究——以恩施州舍米湖村为例

    柏楚涵镐鑫沅费永俊
    202-206,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兴文化的冲击,传统聚落的原生景观肌理遭到了一些非必要破坏,传统聚落景观面临着严重威胁.以景观基因理论作为基础研究理论,以舍米湖村为研究对象,在对舍米湖村景观基因深度研究的前提下,对舍米湖村景观基因进行编码,从而构建出舍米湖村景观信息图谱链,并将景观基因分为主体基因、附着基因、混合基因和变异基因4类,总结并梳理舍米湖村发展和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舍米湖村相关的保护和发展策略.

    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编码景观基因分类土家族

    湘西北地区雪茄烟种植气候适宜性评价

    郭世杰王会青汪薇田金艳...
    207-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湘西北地区雪茄烟种植气候适宜性,以7个县1991—2020年的气候观测数据为基础资料,选取10项关键气候因子,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湘西北地区的气候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湘西北地区种植雪茄烟的气候适宜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慈利县、麻阳县、靖州县、龙山县、凤凰县、桑植县、永顺县.湘西北各县均存在5月初—6月初降雨量和7月初—8月底降雨量偏多、5月初—8月底日照时数偏低的情况,这是雪茄烟生产种植的障碍因子.

    雪茄烟气候适宜性温度降雨量湿度日照时数湘西北地区

    基于AHP方法的农业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以甘肃省镇原县种植业为例

    刘新伟张攀华高逢敬孙洁...
    213-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实地调查,对镇原县种植业中主要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特尔斐法赋值和矩阵测算,得出种植业产业竞争力的综合分数和排名,为农业部门选取未来可引导支持的主导产业提供策略依据,同时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种植业发展优势产业竞争力层次分析法对策建议

    新发展理念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务资信体系创新实践路径研究

    东光明邹明芮车俊文
    218-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基于我国新发展理念的视角,探索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务资信体系,并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务资信公共服务信息共享平台的应用,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困境、担保困境、抵押困境、保险困境和企业信用评价困境,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路径.

    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务资信

    乡村振兴视域下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评估

    戴清秀
    222-226,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运用综合发展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阿克苏地区2009—2019年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增长的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在2017年以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稳步超过农业经济增长水平.该地区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可划分为3个阶段:2009—2012年表现为中度协调;2013—2014年耦合协调度从中度协调转变为基本协调,且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15—2019年耦合协调度迅速提升,从基本协调转变为中度协调,并呈现出稳定状态.整体上,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保持持续增长状态.

    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阿克苏地区

    数字乡村发展评价研究——以重庆市5个试点区县为例

    吴园查茜
    227-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数字乡村的内涵与特征,构建了数字乡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数字乡村环境、乡村数字经济、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乡村数字治理、农业信息服务5项一级评价指标和11项二级评价指标.应用熵权法构建评价模型,对重庆市5个数字乡村试点区县的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和评价.结果表明,5个试点区县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总体差异性不大,在数字乡村发展的不同方面各有优势和特点.最后,根据制约数字乡村发展的因素,提出对策建议.

    数字乡村发展评价熵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