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Gaofen1-WFV与Sentinel2-MSI数据在定量计算中的对比与评价

    陈媛媛游炯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分1号(Gaofen1)卫星于2013年发射成功,选取2种植被指数,研究国产Gaofen1-WFV数据计算的植被指数与欧空局哨兵2号(Sentinel2-MSI)数据计算的植被指数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并建立2种数据源植被指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是归一化植被指数还是土壤调节植被指数,不同数据源计算结果的相关系数均为0.9,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以推动国产卫星数据在精准农业、农业灾害等定量评价中的进一步应用,也为Gaofen1-WFV和Sentinel2-MSI数据的交互使用提供依据,以弥补单一高空间分辨率数据源难以大范围、短周期重复覆盖的不足.

    Gaofen1-WFVSentinel2-MSI植被指数一致性差异性

    白玉菇酸性磷酸酯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张蕾张航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白玉菇酸性磷酸酯酶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其酶学性质.[方法]以白玉菇为材料提取酸性磷酸酯酶(ACPase,EC.3.1.3.2),进一步将原酶液盐析、层析2种常用的蛋白纯化技术,分离得到酸性磷酸酯酶,并对该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该酶分子量约为70 kD,水解对硝基苯磷酸二钠(pNPP)最适pH为4.5,等电点为5.5,最适温度为40℃,该酶在50℃时有热激活效应;紫外吸收光谱测定结果表明,酶有2个吸收峰,分别在220和280 nm处;耐热时间表明在40℃下耐热保温40 min后,酶活力为最大活力的60.79%,并在保温20 min时酶活力最大,50℃时酶活力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保温20 min后,酶活力下降为最初酶活力的20.77%;Hg2+、Pb2+、Ag+、Cd2+4种金属离子对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Ag+抑制作用最强.酶的动力学参数Km为0.031 mmol/L、Vmax为0.204 mmol/(L·min)、酶反应初速度为18.66×10-3μmol/L.[结论]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受温度、pH、金属离子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控制环境温度及培养基酸碱度等条件.

    白玉菇酸性磷酸酯酶分离纯化动力学特性酶活性

    E.coli Nissle 1917(EcN)curli菌毛和鞭毛对其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龚冰雪周贤轩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E.coli Nissle 1917是被广泛认可的益生菌,可以通过形成生物被膜定殖在肠道中抑制沙门氏菌等病原菌的生长.通过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curli菌毛合成基因(csgA)和鞭毛调控基因(hnsA)突变菌株,探究curli菌毛和鞭毛对EcN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curli菌毛对EcN运动能力以及生物膜形成没有影响;EcNΔhnsA菌株的运动能力下降,生物被膜含量升高,说明鞭毛通过促进EcN运动,抑制细菌的附着,从而抑制生物膜的形成.

    E.coliNissle1917(EcN)curli菌毛鞭毛生物被膜形成影响

    植物乳胶蛋白研究进展

    王雷孙尧李瑶孙鑫...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胶蛋白(MLP)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蛋白质,目前人们已经从多种植物中发现MLP,并克隆获得了MLP基因,对其功能也进行了研究.MLP在植物生长发育、抵御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植物MLP的理化性质、结构特点,以及MLP在植物生长发育、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为MLP功能研究及其在植物分子育种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乳胶蛋白理化性质结构特点生长发育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

    大丽轮枝菌致病机理及相关致病基因研究进展

    金利容黄薇杨妮娜尹海辰...
    15-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丽轮枝菌是农作物上为害最严重的土传病原物之一,对于该病原物引起的病害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而明确其致病机理被认为是开发新型药剂和防治技术的理论基础.综述了大丽轮枝菌的侵染过程、植物细胞壁的降解、微菌核和黑色素的形成等一些重要的生理过程相关的致病基因,并总结了转录调控基因、毒力蛋白基因、效应因子、无毒基因和激发子等多方面致病相关基因的研究结果,最后概述了筛选致病基因和研究基因功能的方法.

    大丽轮枝菌致病机理致病基因

    水稻耐热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王伍梅王辉杜士云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高温热害现象已经成为制约水稻高产、稳产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有效、可重复性好的水稻耐热性评价方法是开展水稻耐热种质资源筛选与创制、培育耐热水稻新品种、解析水稻耐热性状分子遗传机制的关键.介绍了水稻高温热害的形成机理、评价方法,以及前人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开展的水稻耐热性QTL研究,以期为开展水稻耐热性相关研究,解决气候变暖大趋势下水稻高温热害问题提供参考.

    水稻耐热评价方法数量性状位点

    盐碱地光谱信息获取及改良分析

    隋敏臧淑英任建华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的发展,如何有效获取盐碱地真实信息并且动态变化对盐碱化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综述了盐碱化的分布与危害,从当前的遥感数据获取手段出发,探讨了现有的遥感光谱和光谱仪实测获取光谱数据的优势与不足以及现有的针对盐碱地的治理措施,并对未来的盐碱化问题的信息获取与解决提出了展望.

    盐碱地分布危害光谱信息获取手段改良

    竹节树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杨通文苏春桃韩维栋高秀梅...
    32-3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竹节树是红树科竹节树属常绿乔木,属于热带树种,其抗性强,观赏价值高,在华南地区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从育苗繁殖、生理生化、生物抗性、分子遗传学、林分改造与生态修复等方面对竹节树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对其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竹节树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建议.

    竹节树育苗繁殖生理生化生物抗性分子遗传学林分改造生态修复应用前景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籽粒硬度分布及其对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朱保磊陈金平师令智李刚...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黄淮麦区主推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籽粒硬度的分布概况,分析其与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关系,以期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黄淮麦区中硬质麦的比例最高,为67.37%,混合型和软质麦的占比较低,分别为11.05%和21.58%,硬度值的分布范围较广,为18~85.通过分析不同硬度类型小麦与产量性状的关系可知,在产量和千粒重指标上软质麦显著高于混合麦和硬质麦,而在穗粒数和单穗重指标上不同硬度表型的材料无显著差异,这说明籽粒硬度主要通过关联千粒重这一指标来实现对产量的影响;不同硬度表型与品质参数的关系表现为,在和面时间和SDS-沉淀值参数上硬质麦显著高于混合麦和软质麦.该研究结果表明,籽粒硬度与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联系紧密,在育种过程中可以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应用到小麦育种过程中.

    籽粒硬度产量品质育种

    玉米自交系对大斑病的抗性鉴定

    王慧慧马湛张文忠芦明...
    39-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筛选抗大斑病种质资源,为选育抗病玉米品种提供基础材料.[方法]2018—2019年用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2种方法对64份玉米自交系进行大斑病抗性鉴定,以最高级别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共筛选出高抗自交系15份(23.44%),抗病自交系14份(21.88%),中抗材料21份(32.81%);自选的41份自交系中80.49%为抗性材料;所有材料中,中抗材料所占比例最大.[结论]气候和品种是影响大斑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只有经过更严格的筛选,才能选育抗大斑病理想材料.

    玉米自交系大斑病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