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利用方式天然草原土壤肥力研究

    秦丽萍罗天旭冯兆林白文丽...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不同利用方式对天然草原土壤肥力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类型天然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禁牧、冷季放牧和常年放牧天然草原土壤中有机质、铵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化.[结果]以长期禁牧为对照,放牧利用增加了高寒草甸和温性草原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但显著降低了土壤铵态氮含量(P<0.05),冷季放牧对温性荒漠草原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常年放牧高寒草甸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禁牧(P<0.05),但常年放牧显著降低了温性草原 0~20 cm土层速效磷含量(P<0.05).[结论]放牧利用有利于高寒草甸和温性草原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的增加,但温性荒漠草原其含量受影响不大,禁牧能显著提升高寒草甸、温性草原和温性荒漠草原铵态氮含量(P<0.05).

    天然草原土壤肥力利用方式

    昆明市冷库蔬菜废弃物污染现状及对策

    和兰娣孙成龙张晓东李诗妍...
    50-5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蔬菜废弃物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引起的污染事件持续增加,已成为区域生态环境污染源之一,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现场调查、部门座谈及数据分析等方式,对昆明市14个县(市)的冷库企业蔬菜废弃物及NH3-N、TN、TP污染物产排情况进行了详查,完成了污染分布空间特征分析.2020年昆明市范围内不同规模的蔬菜冷库企业共计202家,冷库蔬菜总贮存量、蔬菜废弃物产生量、排放量分别为634.90万、126.98万、36.86万t,NH3-N、TN、TP污染物的排放量分别为737.20、1437.20、184.30 t;蔬菜废弃物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呈南部和东北部较高、西北部较低的特点,其中晋宁区、嵩明县、寻甸县、宜良县较为突出,就昆明市蔬菜废弃物污染特征提出了污染防控对策.

    昆明市冷库蔬菜废弃物污染现状对策

    珠江口咸淡水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魏南陆尧李国栋孙凯峰...
    5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河口浮游生物生态较少涉及的咸淡水池塘这一小型特殊生境.[方法]选取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保护区内一人工池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4年的月季调查,分析其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河口湿地生境的保护、恢复提供数据支撑.[结果]共发现浮游动物 100 种(不含浮游幼体),其中轮虫为绝对优势类群,具 70 种,平均丰度为 467.3 个/L(17.0~1924.0 个/L);群落结构分析可聚类为4个类群,且各类群之间都差异极显著(P<0.01),其差异主要由各类群的优势物种在月份间的丰度差异造成;各生物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在类群间的总体差异均极显著(P<0.01);BEST/BIOENV和典范对应分析(CCA)都得出沉水植物(清塘导致沉水植物消失)、盐度、经济鱼类养殖活动等因素对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影响显著,其中沉水植物消失影响最大.[结论]人为因素对淇澳岛咸淡水池塘生境的过度干扰,导致调查后期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锐减,优势物种趋于单一化,群落结构已严重退化.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咸淡水池塘轮虫沉水植物

    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蛾类昆虫多样性研究

    张燕南吕鑫平毕司进杨逍...
    64-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蛾类昆虫种类与分布,掌握该保护区蛾类昆虫资源现状.[方法]采用灯诱法采集蛾类昆虫,并对标本进行分类学鉴定及多样性分析.[结果]经初步鉴定,该保护区内蛾类昆虫共19科160种2418头,其中尺蛾科个体数量(524头)和种数最多(45 种).3 个保护站中,虎牙保护站蛾类群落个体数量最多(1116 头),多样性指数(2.257)、均匀度指数(0.8333)最大,优势度指数最小(0.1317),个体分布最均匀,结构最为稳定.在 4 种植被类型中,针阔混交林中的蛾类多样性指数(2.345)、均匀度指数(0.8619)与丰富度指数(2.485)均最大,优势度指数最小(0.1201),个体分布最为均匀,群落结构最为稳定.[结论]尺蛾是雪宝顶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优势种类,虎牙保护站和针阔混交林的蛾类结构最为稳定.

    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蛾类群落结构多样性

    添加微生态制剂和碳源对云斑尖塘鳢生长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

    李琳娜王智勇王广军付兵...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养殖水体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和碳源在云斑尖塘鳢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为改善云斑尖塘鳢养殖环境和肌肉品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葡萄糖为碳源,研究添加微生态制剂和碳源对云斑尖塘鳢生长、肌肉质构和营养组成、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成分的影响,并对其肌肉品质进行评价.[结果]在水体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和碳源显著促进了云斑尖塘鳢生长,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5.19%;添加微生态制剂和碳源提高了云斑尖塘鳢肌肉中灰分含量,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11.38%;显著降低了粗脂肪含量,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了39.74%;但对粗蛋白、水分含量和氨基酸组成与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微生态制剂显著降低了云斑尖塘鳢肌肉中脂肪酸的含量(P<0.05),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n-3 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差异最显著,降低了37.23%.[结论]在养殖水体中添加225 g/(hm2·d)的微生态制剂和投喂饲料重量的1%葡萄糖可以促进云斑尖塘鳢的生长,降低云斑尖塘鳢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增加粗灰分含量.

    微生态制剂碳源云斑尖塘鳢生长性能营养成分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陈平亚何翠华张亮亮吴少荣...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并对其检测敏感性、特异性进行评价.[方法]针对单增李斯特菌的actA基因序列,设计6 条LAMP特异性引物,通过对LAMP反应体系中的反应温度、内外引物浓度比、镁离子浓度等各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优反应体系.以单增李斯特菌株CMCC54006 株为阳性对照,其他菌株为阴性对照,验证LAMP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将纯培养的单增李斯特菌菌液提取DNA后 10 倍梯度稀释为模板进行LAMP检测,以测定该检测方法灵敏度.[结果]建立了特异性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LAMP检测方法,优化后确定了检测体系中FIP/BIP与F3/B3 的终浓度比为1.6∶0.2,镁离子浓度为6 mmol/L,dNTPs浓度为1.6 mmol/L,反应温度为65℃.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仅单增李斯特菌反应管中的反应液呈绿色,表明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特异性.以单增李斯特菌DNA为模板进行的LAMP检测结果显示,LAMP检测方法灵敏度为64 copies/mL.[结论]建立单增李斯特菌的LAMP检测方法,高效特异,灵敏度高,可直接观察检测结果,适合现场检测.

    单增李斯特菌环介导等温扩增actA基因

    潜在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基因的表达和SNP标记分析

    李晓川王朝海周平马维...
    79-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马铃薯参考基因组中筛选出了433个NBS-LRR类基因,并绘制这些基因在基因组中的分布图,这些基因的其中一部分成簇分布.马铃薯基因组测序协会(PGSC)的转录组数据分析显示,只有 12 个NBS-LRR类基因在PGSC的转录组数据中完全没有检测到表达,不同NBS-LRR类基因转录水平不同,一部分NBS-LRR类基因有较高的生物胁迫和激素刺激应激性.分析了这 433 个基因的编码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SNP标记作为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大数据分析中最常使用的遗传标记,有助于鉴定NBS-LRR基因在不同马铃薯品种中的实际抗病性.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基因

    乡土树种黎蒴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李珊珊黄永芳董斌李荣喜...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黎蒴扦插繁殖最优组合.[方法]以生长健壮的2年生黎蒴苗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不同激素、不同基质组分对扦插成活率、愈伤组织生长、芽生长率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优组合.[结果]砂壤土利于插穗苗的扦插生长,插穗成活率为86.30%,2种激素处理对插穗苗扦插生长差异不大,NAA处理成活率为72.59%,IBA处理成活率为65.19%;砂壤土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最大,插穗愈伤组织生长率为65.56%,2种激素处理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无明显差异,NAA处理为50.74%,IBA处理为48.89%;黄心土为基质的芽生长率最高,为28.89%,2种激素处理对芽生长率无明显差异,NAA处理为25.56%,IBA处理为21.11%.[结论]扦插基质最优处理为砂壤土与CK的组合.

    黎蒴扦插繁殖成活率愈伤组织NAAIBA

    北方地区6种岩石园植物抗旱性研究

    张辉张钰箫吴菲林好...
    89-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筛选优秀岩石园植物,通过测定6种岩石园植物的土壤含水量、细胞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并观测其在受干旱胁迫时的生长状况,综合各影响因子,分析6种岩石园植物的抗旱能力.结果表明:6种岩石园植物的抗旱能力排序为反曲景天>鸢尾>富贵草>婆婆纳>蓍草>鼠尾草.

    岩石园植物抗旱性北方

    半干旱区河岸带灌木镰叶锦鸡儿种子萌发特征

    王高峰韩大勇吴晨阳木依丁·吾布力卡司木...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了土壤水分、凋落物覆盖和种子大小对镰叶锦鸡儿种子萌发的影响.镰叶锦鸡儿种子萌发主要受土壤含水量制约,在适宜的水分条件(8%含水量)下萌发迅速、整齐,发芽率达到80%~100%,而在低含水量(2%)时发芽率仅20%~40%;其次是凋落物,但凋落物的作用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在2%含水量条件下,凋落物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延长萌发天数,降低发芽率,但是在8%含水量下凋落物无明显作用;种子大小未明显影响发芽率.镰叶锦鸡儿具有一次、大量萌发的萌发对策,发芽率很高,在萌发阶段不存在限制种群更新问题,未来应从镰叶锦鸡儿种群种子散布以及微生境对幼苗存活影响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

    种群更新土壤水分凋落物种子大小伊犁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