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康养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以山西省晋城市为例

    朱诗荟苏航
    144-147,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是我国近年来实施的重大发展战略,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乡村康养旅游可以提升乡村的吸引力,推动乡村振兴,同时提高人民身心素质,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打下健康基础.以山西省晋城市打造"百村百院"工程为例,提出晋城市布局乡村康养旅游产业的总体策略、空间布局、产品策划和运营管理,为乡村康养旅游的发展提供更深入具体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乡村康养旅游乡村振兴健康中国

    9种杀虫剂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大豆田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

    张德权罗登忠施金梅杨晶晶...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杀虫剂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大豆田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选取9种杀虫剂开展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试验药剂对大豆植株安全;喷施6%乙基多杀菌素SC 450 mL/hm2、20%多杀霉素SC 450 mL/hm2、5%溴虫氟苯双酰胺SC 450 mL/hm2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大豆田甜菜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 d对大豆田甜菜夜蛾的防效均达65%以上,药后3 d均达85%以上,药后7 d均达90%以上.以上3种处理药剂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且这3种药剂处理药效迅速,可在短时间内显著减少甜菜夜蛾的种群数量.该研究监测了2022年8月滨淮农场地区甜菜夜蛾发生情况,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生产科学防控甜菜夜蛾提供依据.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甜菜夜蛾杀虫剂防治

    川南地区玫瑰黄腹三节叶蜂的为害特征及习性

    何琼先元华钟意寇芯...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作物生产基地,对玫瑰黄腹三节叶蜂为害月季的情况、生活史和习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玫瑰黄腹三节叶蜂幼虫是月季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在四川省宜宾市1年发生5代,有世代重叠现象,进行两性或孤雌生殖,但以孤雌生殖为主,结茧以蛹越冬.成虫喜在嫩枝交尾和产卵,卵粒镶嵌在月季嫩枝内,呈倒"V"排列.其卵期6.0~16.0 d,幼虫期12.0~23.0 d,蛹期8.0~12.0 d,成虫期3.0~7.0 d,其完成一个发育历期需34.0~64.0 d.

    玫瑰黄腹三节叶蜂交尾产卵产卵痕

    氯虫苯甲酰胺等种子处理剂对草地贪夜蛾的控制作用

    张玉王风良张海波卞康亚...
    155-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种子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的控制作用,为草地贪夜蛾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测定50%氯虫苯甲酰胺等几种种子处理剂对玉米的安全性,拌种后不同时期叶片对草地贪夜蛾毒杀作用及田间防效试验,最终对玉米进行测产.[结果]药剂拌种处理后玉米出苗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拌种剂对玉米有促进出苗的作用;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取食7d后各处理玉米叶片,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死亡率上升,72 h后氯虫苯甲酰胺、溴酰·噻虫嗪处理的死亡率达100%,取食14 d后各处理玉米叶片死亡率较7 d有所下降;播种后14、21、55 d,各种子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效随时间推移都有所下降,50%氯虫苯甲酰胺各处理表现稳定,播种后21 d,50%氯虫苯甲酰胺1590 g/100 kg种子和1060 g/100 kg种子处理杀虫防效仍保持在80%以上,40%溴酰·噻虫嗪处理前期效果较好,但后期效果下降明显.[结论]药剂拌种处理可有效控制玉米生长前期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危害,播种后55 d,单纯依靠种子处理已无法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中后期仍需配合茎叶喷雾才能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

    玉米草地贪夜蛾种子处理剂氯虫苯甲酰胺

    仙客来枯萎病病原菌产孢培养基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宋卓琴贾民隆梁峥梁晓霞...
    159-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获得高浓度的仙客来枯萎病病原菌的孢子悬液,通过对不同营养培养基进行初筛,再以初筛营养成分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营养配比,进一步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培养基的pH和培养温度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马铃薯、绿豆、蔗糖为仙客来枯萎病病原菌产孢培养基的最佳营养成分,最佳配比为绿豆5.0%、蔗糖0.5%、马铃薯20%,培养基最佳pH为6,最佳培养温度为30℃.研究结果明确了仙客来枯萎病病原菌的产孢条件,为仙客来枯萎病的感病机理、防治技术及孢子萌发抑制等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对指导实际生产中科学管理、综合防治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仙客来枯萎病病原菌产孢培养基培养条件

    水氮耦合对王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温翠平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以热研4号王草为材料,研究不同水氮条件对王草生长性状的影响及生理响应机制,为王草生产的合理水氮配合施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W1(35%~45%)、W2(55%~65%)和W3(75%~85%)土壤水分条件下,王草的最高产量相应施氮量分别为271.78、355.05和329.06 kg/hm2,粗蛋白含量最高时对应的施氮量为361.54、505.44、647.88 kg/hm2.随着水分胁迫的加深,脯氨酸积累量增加,且在相同水分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CAT酶活力则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而显著降低,且在相同水分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水分条件对王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程度高于施氮量的影响,且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故水氮搭配得当,便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在该试验条件下,最佳的水氮条件为土壤含水量W3(75%~85%)、施氮量329.06 kg/hm2,此配比可显著提高王草的产量和品质.

    水氮耦合王草生长性状脯氨酸过氧化氢酶

    拐枣汁加工工艺及二氢杨梅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李晓杰麻纪斌舒泉湧翟帆...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拐枣汁的加工工艺及果汁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拐枣汁的加工工艺,对比煎煮法及浸提法,考察粉碎粒度、加水量、浸泡时间,建立果汁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浸提法所得果汁口感好,拐枣粉粒度为过8目筛,加水量为1.3~1.5倍,浸泡时间为18 h.二氢杨梅素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为Ajilent HC-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1%磷酸水-乙腈=18:82,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9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论]果汁加工工艺简单易行,口感较好,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建立的二氢杨梅素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度、精密度高,专属性好,为拐枣汁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拐枣汁二氢杨梅素加工工艺含量测定

    鄂西产区重齿毛当归需肥规律与采收期研究

    黄浩张雅娟段媛媛唐涛...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鄂西产区重齿毛当归科学施肥与适时采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重齿毛当归移栽后定期采样,研究氮、磷、钾元素与4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积累规律.[结果]重齿毛当归群体的氮、磷元素积累量呈线性上升趋势,钾元素积累量在8月中旬达到峰值;生产100 kg重齿毛当归干燥根需要N、P2O5、K2O分别为1.61、1.25、2.70 kg.二氢欧山芹醇含量在6月中旬达到最高,9月中旬后基本稳定;异欧前胡素含量在8月中旬达到最高,之后持续下降;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脂含量在8月中旬之前波动较大,9月中旬之后缓慢提高;蛇床子素含量在7月达到最低,9月中旬以后含量持续提高,在12月中旬达到最高.除异欧前胡素外,其他3种香豆素积累量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升高,在12月中旬达到最高.[结论]重齿毛当归N∶P2O5∶K2O供给比例以1.29∶1.00∶2.17为宜,6~10月为氮、磷吸收关键期,6~8月为钾吸收关键期,12月或之后采收为宜.

    重齿毛当归需肥规律香豆素含量采收期

    烟叶远程可视化调控烘烤适用性研究

    杨学书和强夏开逵李彦霖...
    175-17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远程可视化调控烘烤的实际应用价值,选用云烟99烤烟品种的中部叶(11~13叶位)为试验材料,采用远程调控烘烤与现场烘烤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经济效益、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上,与现场烘烤比较,采用远程调控烘烤的烤后烟叶,无明显差异,均可达到优质烟叶水平.通过远程可视化调控烘烤技术,其质量效果可以达到现场烘烤的水平.未来需要持续升级和改进远程可视化调控烘烤技术,以实现对烟叶烘烤过程的即时监管和有效数据收集.这将从根本上提高烟叶烘烤的效率,实现烟叶烘烤质量的提升.

    烟叶远程调控烘烤经济效益化学成分感官评吸

    不同光谱采集方式对手持式近红外建模效果的影响

    杨家琪李显柱杨芳芳梁晏凯...
    178-18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烟叶原烟采取滑动法和六点法2种方式进行扫描,同时对烟末样品采取滑动法,用二阶导数预处理,异常样本剔除、波长选择、剔一交互验证等后用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烟碱模型,三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98、0.99,三者的校正标准误差(SEC)分别为0.20%、0.25%、0.09%.结果表明烟叶样品采用滑动法扫描优于六点法,检测的烟叶样品更具有代表性和其快速的结果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在应用过程中节省大量的时间,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近红外光谱采集方式数理指标模型烤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