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肉色脚板薯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分析

    邵勤陈娜李晓鹏袁九香...
    182-185,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紫色、白色2种肉色脚板薯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和pH示差法对其氨基酸、单糖、尿囊素、薯蓣皂苷、微量元素及总花色苷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并测定水分、蛋白质、淀粉等成分含量.结果表明:2种不同肉色脚板薯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性.白色肉脚板薯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紫色肉,而水分和淀粉含量显著低于紫色肉;微量元素Bi、Rb和Se含量为白色>紫色,Mo、Ca、Mg元素为白色<紫色,其他元素差异不明显;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白色>紫色;富含精氨酸,含量为白色>紫色,分别为297.96和97.08 mg/kg;富含尿囊素,含量为白色>紫色,分别为30.03和24.53 mg/kg;单糖、薯蓣皂苷、总花色苷含量均为白色<紫色,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木糖>核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鼠李糖>岩藻糖.

    脚板薯肉色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功能成分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点状供地发展策略研究

    李佳丹王凯徐志豪詹柴...
    186-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体,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传承农耕文明、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长期面临建设用地尤其是新增建设用地保障难题,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在分析宁波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用地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归纳"点状供地"发展模式,探讨发展策略,并以宁波市象山县为例开展"点状供地"类型引导分区,形成农村闲置房屋利用、乡村度假整体开发和点状布局单体开发三大类型分区,以期为乡村产业点状供地推广应用提供空间数据支撑.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状供地类型引导分区

    基于GIS的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

    杨乐王菲
    190-194,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评估土地整治综合效益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质量以及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半干旱生态脆弱区永昌县为例,采用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可以准确体现各准则层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体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中,综合效益等级为"优",土地整治中生态效益对整体的提升作用最大.构建的土地整治综合评价体系可对研究区低效用地的整理整治,提升耕地质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提供借鉴.

    GIS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皖南初春平行线状对流系统引发的大暴雨分析

    李冰周昆周晓晔寿泽慧...
    195-199,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多源气象观测资料和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研究2022年3月中旬安徽南部的一次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受稳定的贝湖东部低槽、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东移加强的华西疏散槽共同影响,地面冷锋快速南下,引发大暴雨的中尺度平行线状对流系统形成于地面冷锋附近大别山区南部迎风坡上并向东移动,呈现出列车效应.对流层中低层西南急流、低涡切变、大的垂直风切变为其发展、维持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复杂地形对平行线状对流系统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作用,山地增强了南北水平温度梯度,并通过迎风坡或喇叭口的近地面风场辐合不断产生新的上升气流,低层对流触发后不断随着偏南气流北移,形成线状对流系统,呈现出后向传播特征;整个平行线状对流随着中层引导风向偏东方向移动,强降水中心太湖不仅有东南风与北侧绕大别山区南下的东北风辐合,且处于迎风坡的喇叭口,地形抬升加强辐合作用,对流发展最为旺盛;双偏振雷达参量和雨滴谱仪显示,太湖上空为粒子数密度大的大雨滴,降水效率高.

    大暴雨平行线状对流系统山地双偏振雷达

    农业服务业助推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方满丽
    200-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迫切需要新的动力实现小麦产业的创新提质和可持续发展,农业服务业是推进中国小麦产业现代化转型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战略驱动力.基于2006—2021年11个小麦主产省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揭示农业服务业对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小麦产业高质量的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农业服务业占比升高有利于小麦产业发展质量的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农业服务业对小麦产业生产效率、绿色发展、经济效益和农村康养4个维度的发展表现出差异影响,即对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农村康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绿色发展则产生抑制作用.据此,提出几点政策建议:为实现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当注重促进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小麦主产区提供跨区服务;推动农业服务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农业服务业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固定效应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

    李晓
    206-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意.数字普惠金融赋能资源要素新聚变推动城乡融合.基于2011—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促进城乡融合,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间接促进城乡融合;数字普惠金融和城乡融合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关联性,但尚未产生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为引导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间联系,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城乡深度融合提供证据经验和政策启示.

    数字普惠金融城乡融合产业结构升级

    "千年秀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

    王月红宣宇
    216-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加快推动"千年秀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雄安建设绿色发展城市典范和绿色高质量发展全国样板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雄安重要讲话精神的实践需要.基于雄安实际,提出了森林碳汇、森林公园开发、森林生态银行、综合生态补偿四大实现机制,具有广泛的示范借鉴意义.

    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雄安新区千年秀林

    基于KNN-SVM算法的温室番茄生长预测模型

    唐友张威
    219-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现有温室番茄生长模型预测准确率低的问题,依据番茄生理学的基本特点,以温室内的环境参数为模型变量,建立了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的非线性模型.该模型描述了温室内温度、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环境因子对番茄发育速度的影响,模型具有良好的解释能力和较高的精度.首先,将利用各类传感器对吉林省吉林市温室番茄生长的各类环境数据进行收集;然后,对番茄温室的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再利用KNN算法对缺失和异常数据进行补充,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在处理完成的番茄作物生长数据的基础上,考虑番茄作物对温室环境的实时反馈,结合相关性利用SVM优化算法对2020—2021年的吉林市经开区温室番茄数据进行模拟,得到SVM、LDA、LR的准确率分别为0.904、0.885、0.865.结果表明,SVM可以更好地预测番茄的生长变化.温室番茄作物—环境互作模型的建立,为温室环境控制打下了良好基础.

    温室环境环境监测KNN-SVM生长预测模型

    苏州智慧农业试点工作实施路径研究

    季方芳张青田婷何其全...
    225-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农业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苏州智慧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以苏州"智慧农业"国家试点工作为实证,综合使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等方法,从智慧农业的背景入手,对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苏州发展基础进行分析,指出近年来全市智慧农业发展现状.从关键技术集成研发、农业物联网普及应用、智慧农业示范场景搭建、农业大数据应用决策、智能农业装备发展5个方面构建了试点工作的具体行动路径,总结了相应成效和经验,以供参考.

    智慧农业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实施路径苏州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紫穗槐研究进展及趋势

    陈博邓晴石研硕刘喆...
    229-232,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对2012—2021年发表的有关紫穗槐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利用Excel软件和VOSview-er软件对载文量年度变化趋势、文献类型、研究团队、研究机构、研究高频词、单篇被引频次、文献研究方向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2012—2021年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共收录618篇紫穗槐相关中文文献,其中林业类文献最多,为261篇(占比43.72%);全部文献中有193篇受基金项目支持,国家级基金项目为167篇(占比86.53%);发文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发文57篇(占比25.68%);收录紫穗槐相关文献最多的期刊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共计25篇.紫穗槐的生态与环境、造林与栽培养护、植物生理等方向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我国在以上3个研究方向已经取得了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虽然紫穗槐的文献数目自2014年后呈现下降趋势,但已经在2020年出现上升现象,说明紫穗槐的科研价值重新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

    紫穗槐文献计量分析研究方向载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