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细菌纤维素合成菌纳塔葡糖酸醋杆菌遗传操作方法的建立

    谢文平鲍素敏刘权张鸿...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纳塔葡糖酸醋杆菌遗传操作系统,为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改造该类菌株,提高纤维素产量,提升纤维素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优化培养基确定菌株电转化感受态制备条件,采用质粒或者线性化片段在不同电压下进行转化,优化最佳转化条件.[结果]采用添加了1%纤维素酶的C2培养基进行1次摇瓶转接,可有效制备纳塔葡糖酸醋杆菌电转化感受态;采用携带同源臂及Kan抗性基因的环状质粒或者线性化片段均实现了对纳塔葡糖酸醋杆菌葡萄糖脱氢酶基因(GDH)的同源双交换基因敲除;GDH基因的敲除降低了工程菌株发酵产纤维素膜过程的葡萄糖酸产生,提高了细菌纤维素的最终产量及品质.[结论]成功建立了纳塔葡糖酸醋杆菌遗传转化方法和基因敲除方法.

    细菌纤维素纳塔葡糖酸醋杆菌电转化基因敲除

    不同碳氮比对小球藻增殖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范同强黄有军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碳氮比对小球藻增殖及油脂积累的影响,采用BBM培养基,以蔗糖为碳源,硝酸铵为氮源,在12h光照和12h黑暗的条件下混合培养小球藻.设计不同的碳氮比例,采用OD680来评价小球藻的生长情况,以盐酸破壁后用提取液提取油脂,计算不同处理下的小球藻油脂积累情况,并利用气相测定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60/1比例下藻种出现最大的生长量,其次是30/1.而30/1比例下藻种出现最大的油脂积累率,其次是60/1.检测得各处理所含脂肪酸成分基本相同,均含有C14、C15、C16、C17、C18、C20;而30/9和60/1处理还含有C12成分.30/1和60/1这2个处理含主要脂肪酸为C16:0、C18:0和C18:2,含量为70%~74%,其余4个处理主要脂肪酸为C16:0和C18:0,含量为80%~86%.

    小球藻碳氮比生长量油脂积累

    植物组培微枝试管外生根技术及应用

    王爱芝王清君刘运伟李长海...
    11-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植物组培微枝试管外生根技术的概念,生根环节及技术要求、影响因素、试管外生根的优势及国内外应用情况,为植物试管外生根技术的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

    组织培养微枝试管外生根

    多重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董蕾黄晓波刘静璇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重PCR技术建立在常规PCR基础上,作为一种高效、快速、高灵敏性及特异性的方法,其被应用在食品检测的各个领域.从食品安全检测角度,简要论述多重PCR技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弓形菌等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并根据长期工作总结多重PCR技术操作的重难点和前景展望,以期为多重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工作提供帮助.

    多重PCR食品致病菌检测

    我国紫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许兰杰梁慧珍余永亮杨红旗...
    19-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苏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兼用植物,具有抑菌、抗炎、抗肿瘤、保护肝脏等多种功效.阐述了紫苏种质资源的分类以及关于紫苏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和分子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为紫苏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基础.

    紫苏种质遗传多样性

    果蔬加工副产物的活性成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谢婕齐洪鑫韩梅梅蒋黎艳...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果蔬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此产生的大量果蔬加工副产物不仅容易带来环境污染,同时因其富含的营养素和营养外化合物不能有效利用,还会造成宝贵资源的浪费.在介绍源于果蔬加工副产物的多种活性成分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果蔬加工副产物在开发创新性食品、酶制剂、抗氧化剂、抑菌剂、天然食品调味料、发酵固定化载体等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果蔬加工副产物活性成分食品工业

    绣球属抗逆性研究进展

    任倩倩郑建鹏张京伟刘学庆...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绣球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系统总结了不同逆境胁迫对绣球生理生化和光合作用等方面的影响,初步阐述了逆境胁迫下绣球的表型变化及生理生化响应机理,对绣球新优品种在低温胁迫下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细化和补充,为绣球属的种质评价及引种适应性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绣球属抗逆性研究进展

    饲用苎麻地上部5种元素含量动态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汤涤洛涂修亮熊伟朱伟...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饲用苎麻(Boehmeria nivea L.)"中饲苎1号"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饲用苎麻地上部分叶、茎中N、P、K、Ca、Mg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分布情况及各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饲用苎麻叶、茎中相对应的N、P、K、Ca、Mg元素含量变化趋势各不相同.饲用苎麻叶、茎对N、P、K、Ca、Mg元素吸收的选择性不同,叶片不同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N、Ca、K、Mg、P;茎部依次为N、K、Ca、Mg、P.叶片对N、Ca、Mg、P有较强吸收和积累,而茎中则贮存了较多的K.叶片中Ca含量与Mg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茎部N含量与K、Mg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片N与茎部N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部Ca、Mg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叶片K与茎部K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茎部Mg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饲用苎麻元素含量动态变化相关性分析

    雌雄异株工业大麻杂交育种试验研究

    董晓慧景玉良郭丽姜辉...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杂交育种过程中,杂交试验方法多种多样,随着近年来工业大麻杂交育种的发展,育种家常用的试验方法多为使用杂交棚或套白布罩进行隔离、整株自然或人工授粉.以黑龙江省4个工业大麻主栽品种龙大麻5号、龙大麻3号、庆大麻1号、龙大麻1号为试验材料,开展工业大麻套袋杂交育种试验.在玉米套袋杂交育种基础上进行改良,开展雌雄异株工业大麻套袋杂交育种试验,人工授粉杂交结束后测定杂交结实率,结果证实该试验方法行之有效,可用于亲本数量稀少情况下的种质资源扩充及选择.

    工业大麻杂交育种杂交方法结实率

    利用RIL群体创制大荚·出仁率高和株高适中的花生新种质

    吴小丽江日东赖继逢
    34-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远杂9102与徐州68-4杂交构建的RIL群体为材料,通过连续2年4个生长季节的鉴定评价,筛选出百果重稳定在200 g以上的优良大果材料65份,稳定高于高值亲本材料2份;通过对稳定大果材料的出仁率鉴定,获得了26份大果兼高出仁率材料,其中4份材料的出仁率高于高值亲本.进一步对这26份优良材料进行鉴定,获得了13份大果高出仁率同时株高适中的优良种质.该研究结果对于聚合多个优良性状的优良花生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花生种质百果重出仁率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