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态林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讨——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

    朱岩芳朱梦洵乔来秋孙燕燕...
    85-8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林在提高森林覆盖率,调节生态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推进生态林场建设对维护生态平衡,协调区域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具有现实意义.为了提升生态林场建设质量和保障生态林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和机制.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结合座谈访谈、问卷调研、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梳理探讨,分析了立地条件相对较差地区生态林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推动东营市生态林场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经营,为健全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生态林场生态补偿补偿机制森林管护

    干扰强度对大海陀自然保护区油松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张智婷刘松涛唐宏亮赵海超...
    88-9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海陀国家自然保护区选择重度干扰、轻度干扰和无干扰油松林,调查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分析人类干扰强度对油松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海陀自然保护区油松林群落灌木16种,草本植物75种.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灌木层优势种由北京丁香演替为土庄绣线菊,草本层优势种由东亚唐松草向龙芽草演替,且优势种优势度降低,物种的均衡性增强.随着油松林群落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加,草本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呈上升趋势,重度干扰油松林群落中灌木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和无干扰群落存在显著差异,但物种丰富度无显著差异.重度干扰与无干扰相似度较低,共同物种较少,轻度干扰使油松林灌木物种数量和科数、草本物种数、属数增加.人类活动是林下植被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大海陀自然保护区干扰强度油松林灌木层草本层生物多样性

    肇庆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集约人工林栽培模型设计

    刘军
    94-96,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肇庆市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建设国家储备林.按照培育周期的不同,设计了6个集约人工林栽培模型,并从主栽树种、混交树种、适用区域、主导功能、培育周期、目标林相、经营措施等方面对集约人工林栽培技术模型进行了重点阐述,以期为同类型项目提供借鉴,示范带动广东省国家储备林建设.

    国家储备林集约人工林栽培栽培模型肇庆市

    北京地区豆梨"大都市"引种驯化研究

    李淑文
    97-10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豆梨"大都市"为材料,对其进行了生态适应性及繁殖研究.结果表明:豆梨"大都市"在试验区域均能完成萌芽、开花、展叶、生长、结果、落叶的年生长发育,10月中旬至11月叶变深红色或红色,年彩叶观赏期25 d.豆梨"大都市"能够通过嫁接方法繁育,嫁接成活率可达90.0%左右.豆梨"大都市"对北京地区冬季干冷、夏季湿热的气候条件适应性强,在褐土、潮土、壤土上可正常生长,是北京地区秋季观叶的优良彩色树种.

    生态适应性繁殖豆梨"大都市"

    南亚热带生境下6种紫珠属植物的光响应模型拟合分析

    邓丽张旻冯世秀
    101-106,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模型,对南亚热带生境下的6种紫珠属(Callicarpa)植物进行光合参数分析和光响应曲线拟合.通过对比4种模型计算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暗呼吸速率(Rd)和表观量子效率(AQE)以及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等参数,筛选出6种紫珠属植物最适光响应模型.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是6种紫珠属植物进行光合研究的最适用光响应模型,杜虹花对强光和弱光的利用能力均最高,朝鲜紫珠的光合潜能最大.综上,不同紫珠属植物对光的利用能力既表现出种间差异性,又表现出种间相似性,4种光响应模型在紫珠属植物的光合参数计算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在模型的拟合优度和拟合精度上存在一致性.

    紫珠属植物光响应模型光合特性南亚热带

    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保护

    漆俊张壮刘涛甄爱国...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为保护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兰科植物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文献资料,对该区域兰科植物多样性及濒危等级进行分析.[结果]保护区共有野生兰科植物17属25种;包含地生兰(17种,占68.00%)、附生兰(5种,占20.00%)、腐生兰(3种,占12.00%)3种生活型;大别山保护区兰科植物集中分布于吴家山、天堂寨、薄刀峰和桃花冲;从分布区类型来看,保护区兰科植物属的区系成分主要为热带分布(8属,占53.34%);大别山自然保护区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兰科植物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兰科植物8种.[结论]对当前大别山保护区兰科植物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区系多样性保护

    桉树人工混交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陈乾
    111-113,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紫金县黄砂林场不同桉树人工混交林下植物组成与多样性特征.[方法]选取桉树-香樟混交林(Ⅰ)、桉树-杉木混交林(Ⅱ)和桉树-马尾松混交林(Ⅲ)3种桉树人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探讨桉树人工林树种组成与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关系.[结果]3种人工林下植物共有35科50属51种,其中,灌木植物15科19属20种,以粗叶悬钩子、杜茎山和野牡丹为主;草本植物15科24属24种,以芒萁、山菅、乌毛蕨和金星蕨居多;藤本植物6科7属7种,以葛藤、海金沙和清风藤分布较广.灌木层、草本层和藤本植物层物种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桉树-香樟混交林(Ⅰ)最大,桉树-马尾松混交林(Ⅲ)最小.3种桉树人工林Simpson优势度指数(D)、Shannon多样性指数(H)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藤本植物层.[结论]营造桉树-香樟混交林更有利于促进林分生长,提高林下植物多样性,在制订提高桉树林分质量措施时,要重视经营措施下人工林下植物多样性与树种组成间的关系.

    桉树人工林混交林物种丰富度林下植物多样性

    3种植物源物质复配对异囊地蛛的驱避作用

    韦道奎裴洲洋唐庆峰李晨...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寻找烟田蜘蛛卵囊类异物防控新方法.[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法和滤纸药膜法研究3-甲基二十烷、桉油烯醇和野菊花精油3种植物源物质复配对异囊地蛛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3-甲基二十烷、桉油烯醇和野菊花精油3种植物源物质不同体积比复配对异囊地蛛均具有很好的驱避作用,其中体积比8:2:3的驱避效果最好,达91.67%,且72 h内均有显著驱避效果.[结论]3-甲基二十烷、桉油烯醇和野菊花精油3种植物源物质复配作为高效植物源驱避剂防治烟田蜘蛛卵囊类异物具有应用前景.

    植物源物质异囊地蛛Y型嗅觉仪滤纸药膜法驱避作用

    不同土壤调理剂对滨海盐碱土毛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朱诗君汪峰袁晴戴瑶璐...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土壤调理剂对滨海盐碱地毛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宁波慈溪杭州湾滨海盐碱地上施用5种不同的调理剂,分别为钙离子置换剂(T1)、微生物海藻肥(T2)、微生物肥料(T3)、生化黄腐殖酸(T4)以及矿源黄腐酸钾(T5),调查不同处理对毛豆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T2处理显著提高了滨海盐碱地毛豆的产量,达9732.4 kg/hm2,较CK增产71.96%.其次为T4和T5,与CK差异达显著水平.施用土壤调理剂可以提高毛豆的抗坏血酸和淀粉含量,但对氨基酸、粗蛋白含量则无显著影响.T4和T3处理显著提高毛豆抗坏血酸含量,分别达13.55和11.69μg/g.T3处理与T2处理显著提高毛豆的淀粉含量,分别达26.79和22.11 mg/g.[结论]施用土壤调理剂可以显著提高滨海盐碱地毛豆产量,改善毛豆品质,该研究为滨海盐碱地改良提供一定的指导.

    土壤调理剂滨海盐碱土微生物肥料生化黄腐殖酸矿源黄腐酸钾

    增施农家肥对不同区域烟叶香气品质的影响

    向羽黄闫江周成黄楚天...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增施农家肥处理对不同地区及不同叶位烟叶挥发性物质、总酚、总黄酮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寻求一种能有效提高烟草香气品质、提升卷烟质量的烟草种植优化技术,为不同产区进行适宜的管理模式选择与烟叶品质评价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在湖北利川和宣恩种植基地对烟叶进行施肥处理(增施农家肥7500 kg/hm2,饼肥450 kg/hm2),分析施肥处理对不同叶位烟叶总酚、总黄酮、类胡萝卜素及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利用HS-SPME-GC-MS技术共检测到25种关键芳香成分,1,4-二十碳烯烃类挥发物为烟叶中占比最高的物质,达54.39%~83.38%,茄尼酮次之,此外,在利川地区,施肥处理显著提高烟叶中苯甲醛、β-紫罗兰酮、3-羟基-β-二氢大马酮与二氢猕猴桃内酯4种关键挥发性物质含量占比,但在宣恩地区,施肥处理的烟叶中挥发性物质含量低于常规栽培模式.此外,在利川示范区,施肥处理的上部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比常规模式提高23%,中部烟叶中总黄酮含量提高了50%,总酚含量也显著提高.[结论]施肥处理可对不同地区及叶位挥发性物质、总酚、总黄酮及类胡萝卜素含量产生影响,但不同地区模式不同,这为不同产区进行适宜的管理模式选择、提高烟草香气品质、提升卷烟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依据.

    烟草施肥挥发性物质活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