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鲁南地区水稻干尖线虫病防控技术研究

    马永利杨百战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郯城县水稻"植株矮缩叶片背卷"症状的发生原因,采用生物学鉴定明确"植株矮缩叶片背卷"是水稻干尖线虫导致的非典型症状之一,在稻田初现时间集中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上旬;2017-2021年郯城县水稻干尖线虫病发生总面积达6 133.33 hm2,造成损失达938.92 t;水稻干尖线虫会减少水稻上三叶叶面积(36.72%、27.63%、25.83%),降低株高(14.72%)、穗长(20.30%)、穗粒数(46.68%)、千粒重(18.85%)和单产(48.63%).采用41.7%氟吡菌酰胺SC 10~160 mL/100 kg种子进行浸种和100~800 mL/100 kg种子包衣处理皆安全并可有效减少水稻干尖线虫发生,防效分别为82.34%~95.82%和97.00%~100%.阐述了郯城县水稻干尖线虫新的隐性症状和危害情况,并提出了新的防治措施.

    水稻干尖线虫病叶片背卷41.7%氟吡菌酰胺SC防控郯城县

    宁夏小麦茎基腐病病原鉴定

    胡耀龙申昊高龙苟金红...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宁夏地区小麦茎基腐病病原,于2020年小麦灌浆期在宁夏引黄灌区小麦产区采集小麦茎基腐病发病植株,进行组织分离纯化.根据培养性状、菌落颜色、分生孢子等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病原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共分离获得87 株菌株,根据病原形态学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其中有59株菌株鉴定为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28 株菌株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其中假禾谷镰刀菌占总分离菌株的67.8%,是宁夏地区小麦茎基腐病的优势病原.

    小麦茎基腐病病原鉴定假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致病性

    新麦系列小麦品种(系)白粉病抗性研究

    朱坤任星旭郭振营周思远...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小麦品种(系)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新麦系列不同小麦品种(系)白粉病抗性,利用多个生理小种混合诱发行接种,检测20个新麦系列小麦品种(系).结果表明,新麦系列小麦品种(系)白粉病抗性欠佳,抗病表现与系谱相关.筛选出近免疫品种1 个,为新麦20,中抗品种3个,为新麦9319、新麦12、新麦40.筛选出的近免疫品种新麦20可以作为小麦抗病育种的亲本材料加以应用;新麦9319、新麦12、新麦40这3个中抗品种可以作为绿色种植基地小麦品种;新麦18、新麦19、新麦29这3个高感品种在推广应用中应注意白粉病防治.

    小麦白粉病抗性

    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赵芳查宏波陈华高顺波...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商品有机肥与不同无机肥用量配合施用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改善烟株田间长势、促进烟株生长发育,可一定程度上降低病害的发生;在施用同一有机肥水平下,随着施氮量的减少,产量、产值有减少趋势.从田间表现、农艺性状、抗逆性及经济指标综合分析,B3(化肥纯氮量 97.5 kg/hm2+有机肥 1 800.0 kg/hm2)处理表现最好,其次是B2(化肥纯氮量97.5 kg/hm2)处理、B4(化肥纯氮量90.0 kg/hm2+有机肥1 800.0 kg/hm2)处理、B1(按当地烟农习惯施肥,化肥纯氮量105.0 kg/hm2)处理,B5(化肥纯氮量82.5 kg/hm2+有机肥1 800.0 kg/hm2)处理表现最差.

    烤烟施氮量有机无机配施生产发育产质量

    不同氮肥用量和叶面微肥类型施用对小香葱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廖凯段永华张钟李晓亮...
    143-14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小香葱生产中最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叶面喷施微肥类型,为生产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3重复设计,设A、B 2个因素,其中A因素为纯氮施用量,B因素为喷施不同叶面微肥.A1 纯氮施用量为180 kg/hm2,A2 纯氮施用量为315 kg/hm2,A3 纯氮施用量为450 kg/hm2.B1 为高氮型叶面微肥(N+P2O5+K2O≥50%、N∶P2O5∶K2O比例为30∶10∶10、微量元素Fe+Mn+Zn 0.2%~3.0%),B2 为高钾型叶面微肥(N+P2O5+K2O≥50%、N∶P2O5∶K2O比例为15∶5∶30、微量元素Fe+Mn+Zn 0.2%~3.0%),B3为氨基酸型叶面微肥(氨基酸≥100 g/L、K2O≥40 g/L、微量元素Cu+Fe+Mn+Zn+B≥20 g/L),B4 为不喷施叶面微肥(喷清水).[结果]从单因素来看,当氮肥施用量为 315 kg/hm2 时的小香葱产量最高(35 023 kg/hm2),当喷施高钾型叶面微肥时,小香葱产量最高(34 640 kg/hm2).从两因素交互影响来看,氮肥施用量为315 kg/hm2 并喷施高钾型叶面微肥,小香葱的产量最高(36 183 kg/hm2),经济性状最为理想.就产量构成因素来看,从相关和通径分析可以看出,株高、单丛鲜重、假茎径粗是决定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而单丛鲜重直接作用最大,株高间接作用最大.[结论]在生产上可施用氮肥315 kg/hm2 并喷施高钾型叶面微肥的示范比较.

    小香葱氮肥叶面微肥产量经济性状

    黑米色素抗氧化性能研究

    吴娟曾旭诺叶利利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黑米色素提取最佳工艺参数及抗氧化性能,结果显示:在对黑米色素进行提取的过程中,当料液比达到 1∶6,提取 30 min时,提取效果最好.黑米色素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都有一定清除能力,为黑米色素在食品和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黑米色素提取工艺色素提取率抗氧化性能自由基

    多花黄精根茎氨基酸年间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吴媛丛尧华陈阳林永胜...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生长年限的多花黄精根茎氨基酸含量差异.[方法]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不同生长年限的多花黄精根茎中氨基酸的含量,以不同生长年限根茎的氨基酸含量为样本,采用聚类、主成分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多花黄精根茎质量综合评价函数.[结果]不同生长年限的多花黄精根茎中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精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1年生>2年生>3年生>4年生>5年生;不同生长年限的多花黄精根茎中总氨基酸含量1年生和2年高于4年生和5年生,3年生的最低.经综合评判,多花黄精的适宜采收期为4年.[结论]该研究为多花黄精根茎采收提供科学依据.

    多花黄精氨基酸动态变化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中药渣降解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朱彭玲王兰英彭梅芳杨丽...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离筛选中药渣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并进行纤维素酶酶活的测定,以提高药渣附加值.[方法]将中药渣腐解物及长期堆放药渣的土壤样本放置于赫奇逊培养基中富集培养,分离纯化出以药渣为唯一碳源的菌株,将得到的菌株采用刚果红平板法进行初筛,测定菌株滤纸酶(FPA)、外切β-葡聚糖酶(CBH)、内切β-葡聚糖酶(CMC)、β-葡萄糖苷酶(CB)等酶活进行复筛,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结果]筛选到1株纤维素酶产生较好的纤维素降解菌株YZ25,其FPA酶活25.073 U/mL、CMC酶活24.978 U/mL、CBH酶活58.452 U/mL、CB酶活37.202 U/mL,经鉴定菌株YZ25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结论]该研究丰富了药渣类纤维素降解菌株资源库,应用前景良好,对研究开发中药渣功能性生物有机肥料具有实际意义.

    中药渣纤维素降解菌株枯草芽孢杆菌筛选鉴定

    不同加工工艺对番薯多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李勤霞胡文凯薛晓东
    157-161,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高商洛番薯的生产加工品质,研究不同加工工艺番薯主要理化性质,探讨不同加工工艺处理对番薯多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热风加工、微波加工、水煮加工、蒸制加工这4种加工方式,运用9分制分别对番薯外观、质地、口感、残留纤维4项感官指标进行打分,利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番薯多糖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番薯蛋白质含量.[结果]不同加工工艺下番薯在外观、质地、口感、残留纤维等方面均有所差异.不同加工方法处理后的番薯多糖含量不同,蒸制6min60℃干燥>微波30W干燥>60℃热风干燥>水煮4 min60℃干燥.不同加工工艺蛋白质含量也不同,微波30W干燥>50℃热风干燥>蒸制6min60℃干燥>水煮4 min 60℃干燥.[结论]蒸制60℃热风干燥的加工方式其多糖含量保存最多,经过微波 30W干燥后的蛋白质含量保存最多.蒸制 6 min 60℃干燥至恒重番薯感官品质特征优于其他加工工艺.

    番薯加工方法感官评价多糖蛋白质

    不同成熟度烤烟水分与组织结构差异研究

    李昊史大全常兴周童...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不同成熟度鲜烟叶的水分以及组织结构差异,以云烟116与云烟87 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部位不同采收时间烤烟的水分与组织结构差异.结果表明,与云烟87相比,同时期云烟116主脉、叶片以及全叶含水率整体上较高.主脉表皮和木质部厚度均随采收时间的延迟略有增加;2个品种主脉表皮厚度差异不明显,其中云烟116 主脉木质部厚度稍薄.随着采收时间的延迟,栅栏组织厚度变小,海绵组织厚度增大;与云烟87相比,云烟116栅栏组织较薄,而海绵组织稍厚.

    烤烟成熟度部位含水率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