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模糊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我国直辖市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空间演化特征研究

    张宝文牛坡
    214-219,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现状,在查阅资料和走访专家的基础上,应用德尔菲法、模糊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母序列设6个指标.子序列含有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水平指数、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水平指数、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综合效益指数、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环境保障指数、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硬件信息化指数5个准则层共计22 个指标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4个直辖市在2016-2020年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的空间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4个直辖市在2016-2020年农机社会化服务处于中等水平.4个直辖市2016-2020年对参考序列模糊灰色关联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其中上海市最高,为0.627 09;重庆市最低,为0.579 40;上海市与北京市处于第1 梯队,天津市处于第 2 梯队,重庆市处于第3梯队.该研究结果可为农业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现代农业模糊灰色关联分析法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研究热点及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王巧玲易新云欧阳耀树
    220-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利用CiteSpace对 1998-2021 年间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绿色发展涉及政治、经济、管理、环境、生态等学科;2011年起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研究呈快速增长,主要集中在农业绿色发展的概念、定位、内涵等理论研究、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举措及实现路径等研究.新的研究前沿转移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实现路径上.

    农业绿色发展CiteSpace研究热点趋势分析

    平坝灰鹅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和解决对策

    李珊珊支锐李洪林施振旦...
    225-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坝灰鹅是贵州省传统生产和消费的一个地方特色优良鹅种.针对制约平坝灰鹅产业发展的产业化程度低、未实现全年均衡生产、技术技能人才紧缺、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滞后等瓶颈问题,提出加强龙头企业培育、鹅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人才培养、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品牌建设与推广等解决对策,为推进平坝灰鹅产业快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种业振兴行动提供参考.

    平坝灰鹅发展瓶颈对策

    基于UTAUT模型的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意愿研究

    汤淑娟王佳瑛刘安迪孙华...
    228-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整合型科技接受理论揭示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意愿影响因素及其规律,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路径提供参考依据,促进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从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和自身禀赋5个维度构建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影响因素模型,运用Logistic-ISM模型,深入分析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关系与影响路径.结果表明: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技术获取、政策认知和耕地保护意愿因素显著影响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意愿;ISM解释结构模型表明,社会阶层、技术认知期望和农户互助是表层直接因素;政策认知、责任意识、耕地保护意愿、技术获取、经济价值期望和生态价值期望属于中层间接因素;学历水平和年龄属于深层根源因素.由此提出:政府应重视农村文化教育,提高农技培训质量;响应新媒体时代号召,丰富新技术宣传渠道;发挥领导组织示范作用,形成有效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保护性耕作技术UTAUT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ISM模型

    社会嵌入对农户环境素养行为的影响——来自辽宁省的抽样调查证据

    刘浩吕杰
    234-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构建农户环境素养的形成机制,利用辽宁省1 011户粮食种植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似不相关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社会嵌入对农户环境素养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社会嵌入对环境素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不同嵌入维度对环境素养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网络差异、网络规模、关系强度对环境知识和环境技能等客观素养的影响较大,而网络高度、关系质量对环境认知和环境态度等主观素养的影响较大.从客观素养到主观素养,网络差异、网络规模、关系强度的影响逐渐减弱,而网络高度、网络密度和关系质量的影响逐渐增强.农户环境素养的形成机制呈现以结构型客观素养和关系型主观素养为特征的社会学习逻辑.

    社会学习环境素养似不相关回归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民留种权完善探析

    翟丰鲍仓仓
    240-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留种权是法律赋予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正当性权利,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对农民留种权的规定存在权利主体界定不明、权利客体范围模糊、留种权被限制架空等多种缺陷,农民留种权的规定模糊导致的权利滥用势必会侵犯植物新品种权,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通过借鉴域外地区有关农民留种权的相关制度,从法律手段明确规定农民留种权的权利主体、限定权利客体范围和类型、运用多种手段保障权利行使等方式完善我国农民留种权,防止农民留种权的滥用与不用,保障农民增产增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

    植物新品种农民留种权农业生产种子

    耕地质量提升与固碳减排多目标协同的绿色低碳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王雨曹逸凡钱晓晴
    24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固碳减排是当前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热点问题,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战略目标.发展绿色低碳农业已成为当前低碳经济格局下的必由之路.由于绿色低碳农业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概念,很难用一个单项指标全面、客观地衡量,故此对绿色低碳农业总目标进行拆分,系统研究绿色低碳农业的科学内涵,深入探讨发展耕地质量提升与固碳减排多目标协同的绿色低碳农业的重要意义,分析目前开展工作的阻力,最后提出发展耕地质量提升与固碳减排多目标协同的绿色低碳农业的发展路径,推进我国耕地系统向绿色低碳现代农业发展,助力我国早日实现粮食可持续增产与有效碳减排的双赢局面.

    低碳农业耕地质量提升固碳减排

    对农民工的偏见:起源·构成与转变

    林娟
    248-250,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工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体,它起源于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是中国社会体制巨变的特定产物.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对农民工的偏见一直存在.从农民工偏见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了城市居民、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和地方政府对农民工的偏见,以及这种偏见在文化和宣传层面的体现,并总结了这些偏见产生的原因.分析了对农民工偏见的变化,指出这种偏见正在从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和社会层面发生变化.最后,总结了对农民工偏见的转变,并对如何转变对农民工的偏见进行了探讨.

    偏见农民工社会特征

    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快推进贵州省城乡协调融合发展的研究

    彭开起何军刘人源曾珠亮...
    251-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化背景下的一般制造业出现了拐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大了对出口的负面影响,依靠乡村振兴来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农民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农业现代化势在必行.为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开发广袤的乡村空间生态资源,在厘清城乡协调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内在联系后,提出了重构新型集体经济,利用村集体盘活乡村沉淀资产,变乡村平面资源为立体开发.建立"四权"(产权、财权、事权和治权)统一的新型村社组织,实现农民有效的再组织.发展村社内置金融,盘活农民的资源资产,让农村的"死钱"变成"活钱".形成有效的各级城乡产权交易市场,让农村的资源资产可以多次交易,有效定价和溢价.通过全域社区营造,实现乡村善治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下贵州省城乡协调发展、融合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农"产业振兴一体化城乡内循环

    农村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北省调研数据

    马林靖白玉茹梁童欧俊...
    255-257,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返乡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局面积极向好,但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仍存在较多问题.根据2021年7月在河北省9个市调研的56份问卷,分析返乡人口的基本情况、就业情况,探究其返乡后就业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返乡人口回乡就业多从事农业、服务业、制造业,其就业创业选择多受外出务工经历影响,自身人力资本、家庭因素、资金限制、创业就业政策扶持等也影响了返乡劳动力创业就业选择.针对调研结果,提出增加技能培训、发展乡村产业、降低融资门槛、加大政策扶持等促进返乡人口就业创业政策建议.

    返乡劳动力就业创业影响因素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