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麦田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示范及效益分析

    张欣谢加飞王成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农药减量增效和有效控制小麦田病虫害发生双重目标,在精准测报基础上,运用种子处理+封闭除草、前控病虫基数(拔节期)、后保"一喷三防"(抽穗扬花期),优选应用高效低用量农药,协调配套应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高效植保机械开展统防统治等综合措施,实现示范区较常规区农药减量20.63%,病虫综合防效有所提高,收益增加6.23%,验证了小麦田农药减量增效集成技术在本地区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农药减量增效白粉病赤霉病防效

    板蓝根霜霉病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雷玉明郑天翔雷鑫马金...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田间试验表明,板蓝根霜霉病(Peronospora isatidis Gaum.)的发生,与大气相对温度和田间小气候温度关系密切,气温在 12~21℃,降雨量50 mm,5 d以上阴天雨日,相对温度在85%以上,持续时间36h以上发病严重;田间灌水2次以上,株距小于10 cm,氮肥用量高于或低于常规施用,种子田与商品田相距小于1 000 m,霜霉病发生严重.以温度、湿度、降雨量、雨日、灌水、密度、氮肥、种子田与商品田距离八大技术参数作为霜霉病预测预报因子,依据病情指数大小,预测霜霉病轻发生、中等偏轻、中等发生、中等偏重、大发生 5级发病程度,及时发出预测预报,指导板蓝根霜霉病防治.

    板蓝根霜霉病流行因子技术参数预测预报

    4 种苗前除草剂对沿海地区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姬振蒙任荣荣朱丽殷敏...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测定4种小麦田常见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除草剂丙草胺和绿麦隆对繁缕、葎草和硬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80%以上,而对猪殃殃的鲜重防效较差;噻吩磺隆对繁缕的防效高于90%,但对葎草、硬草和猪殃殃的防效较差;而吡氟酰草胺对麦田杂草猪殃殃、繁缕、葎草和硬草等起到完全杀灭作用.整体防除效果表现为吡氟酰草胺>绿麦隆>丙草胺>噻吩磺隆,在沿海地区可优先选择吡氟酰草胺进行小麦田苗前杂草的防除.

    吡氟酰草胺苗前处理小麦杂草

    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对水稻纹枯病病害的防治及田间测产研究

    娄梦奇王晓帆李明蔚聂丽萍...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胶冻样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kribbensis(PS04 菌株)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以及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方法]利用PS04发酵液对水稻纹枯病菌进行平板抑制试验、离体防效试验、经模拟雨水不同时间冲洗后的防效试验、大田测产试验,确定PS04 发酵液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确定最佳使用浓度,明确田间应用效果.[结果]平板抑制试验中,当PS04发酵液浓度为2.0%时对水稻纹枯病抑制率为84.16%.离体叶片试验中,PS04原液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达71.63%.在大田应用试验中,PS04 发酵液可显著抑制水稻纹枯病病害的发生并提高水稻产量性状.[结论]胶冻样类芽孢杆菌PS04能够有效抑制水稻纹枯病并在大田应用中能够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具有良好的微生物源农药开发前景.

    胶冻样类芽孢杆菌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田间测产

    全量秸秆还田条件下播种量和施氮量对直播稻生长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潘锦勇孙义祥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全量秸秆还田条件下直播水稻生产群体结构不好、调控措施不明的现状,采用大田裂区试验方法,以施氮量为主因素设置4个施氮水平:不施氮肥(N0)、136.5 kg/hm2(N1)、195.0 kg/hm2(N2)、253.5 kg/hm2(N3),以播种量为副因素设置 3 个不同播量:75.0 kg/hm2(S1)、112.5 kg/hm2(S2)、150.0 kg/hm2(S3),探讨不同施氮量和播种量组合对直播稻适宜群体构建、产量、氮肥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以使水稻增产46.3%,且在N2 水平下,水稻产量最高;在低施氮量(N0、N1、N2)条件下,S3 播种量水稻产量最高,在高施氮量(N3)条件下,S2 播种量水稻产量最高,N2 S3 组合水稻产量最高,达8 832.41 kg/hm2.施氮及提高播种量,水稻氮素吸收量均有提升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直播稻氮素利用效率均呈降低趋势,REN、AEN和PFPN最高的处理分别为N2S3、N1S2 和N1S3,分别达42.45%、20.71 kg/kg和62.18 kg/kg.N2S2 组合水稻经济效益最高,为12 451.7元/hm2.综合分析产量、经济效益及资源利用的因素,施氮195.0 kg/hm2、播种量为112.5 kg/hm2(N2S2)时,是实现直播稻高产高效的较优组合.

    施氮量播种量直播稻产量氮素效率经济效益

    不同施肥处理对"紫芽青"萝卜生长·品质及抗逆酶活性的影响

    程瑞赵建锋孙玉东王欣...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促进江苏地方特色蔬菜"紫芽青"萝卜优质高效生产,以"紫芽青"萝卜为试材,以生物有机肥、普通有机肥为底肥,搭配追施不同浓度钾肥进行不同施肥方案处理,共设12个不同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其生长、产量、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有机肥能一定程度上增加萝卜生长量和产量,普通有机肥效果比生物有机肥效果更佳,追施钾肥(K2SO4)对萝卜生长、产量和品质并无明显改善,但追施一定量钾肥,萝卜POD、S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随之增高,能有效增强萝卜抗逆性;不同施肥处理对萝卜肉质根质地无显著影响.合理施肥能提高萝卜产量和营养品质,追施一定量钾肥可显著提高萝卜的抗逆性.

    施肥青萝卜产量抗逆性营养品质

    深汕特别合作区水稻田土壤肥力状况调查与分析

    刘梦丹胡思敏王宗抗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深汕特别合作区水稻田土壤肥力质量状况,为水稻施肥管理、绿色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对水稻种植区进行土壤调查及取样分析.结果显示,土壤pH大部分处于4.5~5.5,最适宜的土壤仅占9.38%;有机质含量大部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仍有28.12%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缺乏以下水平;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钾总体含量较低;土壤速效磷、有效铁含量丰富,有效铜、锌含量整体中等偏上;有效锰含量总体中等偏低,有46.87%的土壤为锰缺乏状况.建议结合水稻生长需求及土壤养分特征平衡施肥,对酸性或强酸性的水稻田适量施用矿物质土壤调理剂、有机肥、石灰氮及石灰以有效改善土壤酸化,为土壤质量提升和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深汕特别合作区水稻田土壤肥力

    河南新野产紫甘蓝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和调节双卵巢切除模型(OVX)小鼠糖耐量的研究

    周自亮张艺菁何叶周少金...
    156-16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野产紫甘蓝中花青素提取的最适条件,并揭示其对更年期模型动物糖耐量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Greey公式直接计算提取液中花青素光密度和含量,探讨乙醇浓度、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等单因素对花青素提取的作用,并利用正交试验获得最佳提取条件;利用双卵巢切除模型小鼠(OVX)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研究紫甘蓝花青素对模型小鼠糖耐量的改善作用,利用定量PCR探讨相关机理.[结果]单因素试验发现,在酸化乙醇的条件下,乙醇浓度为40%、温度为55℃、提取时间为4h、料液比为1∶15(g∶mL)时提取效果最好;正交试验表明,提取温度70℃、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4h、料液比1∶20为最佳提取条件,在此条件下,1 kg紫甘蓝中可得到花青素148.8 mg.花青素灌胃[100 mg/(kg·d),0.5 mL]处理OVX小鼠70d后,相较假手术对照组,OVX手术导致小鼠糖耐量显著降低,曲线下面积(AUC)增加37.2%(P<0.05);普通甘蓝对糖耐受的调节并不显著,紫甘蓝花青素则可使OVX动物糖耐量的AUC降低 30.5%,与假手术组的基本相当.定量PCR研究发现,相对假手术组(Shm+H2O),OVX手术(OVX+H2O)小鼠肝脏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的表达水平升高了(5.22±1.02)倍,OVX+花青素组(OVX+BOR)和 OVX+0.02 mg/(kg·d)补佳乐(OVX+E2)的表达量分别升高了(2.40±0.34)和(1.82±0.18)倍,与OVX+H2O和OVX+BO组相比,OVX+E2 组、OVX+BOR组均显著降低了肝脏中G6Pase水平.[结论]紫甘蓝是天然花青素的重要来源,其可通过降低OVX小鼠肝脏中G6Pase的表达改善糖耐量,对缓解更年期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有一定的价值.

    紫甘蓝花青素提取工艺糖耐量双卵巢切除模型

    洱海周边区域白族常用药用植物资源的认知差异研究

    张娟王秋萍侯鑫磊赵成法...
    162-166,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洱海周边地区白族常用药用植物资源及其传统药用知识的利用与认知现状进行调查.[方法]结合文献调研、图册识别,通过样地走访调查,探究常用药用植物资源在洱海周边的认知和利用情况,并进一步分析性别、年龄、地域(洱海东、西岸)等因素在认知上的差异.[结果]共访查当地村民264人次,发现男性对常用药用植物的认知明显高于女性;50~69 岁年龄段的认知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洱海西岸的认知明显高于洱海东岸.同时,100种常用药用植物中,有16种在访查过程中没有被识别或利用频度低;有45 种被利用为消炎药、凉药.[结论]洱海周边白族传统医药文化资源可能出现了衰退的趋势,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源的开发、利用、传承和保护.

    药用知识药用植物资源利用情况认知差异洱海周边区域

    广西不同产地肉桂 6 种药效成分HPLC含量测定及评价

    郑美玲韦壹灵朱秋莲梁俊...
    16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HPLC测定广西不同产地肉桂 6 种药效成分含量并进行评价.[方法]利用HPLC方法对广西平南、桂平、岑溪、藤县、东兴、防城等不同产地采集43批次肉桂药材进行药效成分含量测定和评价,并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方法学考察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回收率表现良好;不同批次肉桂药材中 6 种药效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桂皮醛含量占比最大,岑溪和东兴地区肉桂样品中桂皮醛含量较高,平均含量分别为48.448 3、45.118 1 mg/g,其他产区间桂皮醛平均含量差异较小;各产区肉桂的邻甲氧基肉桂醛和香豆素的含量相差较大,邻甲氧基肉桂醛平均含量最高在桂平产区,为3.022 8 mg/g,平均含量最低产区在防城区,仅为0.380 6 mg/g;2-羟基肉桂醛属于微量、痕量成分,含量在 0.006 0~0.281 6 mg/g.聚类分析发现,43批肉桂药材可以分为2大类,并未呈现地域间的聚类效果.[结论]利用HPLC测定肉桂药效成分方法简单、重现性良好,可用于鉴别不同产地的肉桂,可为广西肉桂最佳产地选择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肉桂HPLC药效成分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