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4个菜用大豆品种在草莓温室大棚中的轮作表现

    赵艳侠董哲潇孙家波王月...
    49-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宜草莓温室大棚中与草莓轮作高产优质的菜用大豆品种,缓解草莓连作障碍问题.引进早福娃、三青玉豆、开科源5号和绿将军4个鲜食菜用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分析其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差异等.结果表明,早福娃、三青玉豆、开科源5号3个菜用大豆品种在济南的生育期小于80 d,产量在9 533.70~10 279.20 kg/hm2,表现为早熟,能正常采摘,适宜与草莓轮作.绿将军生育期较长,为96 d,存在徒长情况,不适宜与草莓轮作.综合其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早福娃、三青玉豆、开科源 5 号适宜在草莓温室大棚草莓收获后轮作种植,尤其是三青玉豆表现最佳.

    轮作菜用大豆草莓农艺性状

    猪粪堆肥复合菌剂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对好氧堆肥的影响

    王聪冀红柳尹苗易浩楠...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3种菌组合成的复合菌剂对猪粪的降解性能以及堆肥产品质量的作用.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复合菌剂培养条件的最优范围,建立猪粪好氧堆肥体系,测定不同堆肥时期的各项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菌剂最适培养条件为酵母粉3.9 g,尿素3.9 g,葡萄糖4.5 g,淀粉0.5 g,K2HPO4 1.0 g,NaCl 5.0 g,蒸馏水1 000 mL,pH 7.5,添加量8%.添加复合菌剂堆体比自然堆体提前10 d完成堆肥,升温速度更快,高温期持续时间更长,纤维素降解率为64.79%,淀粉降解率为73.89%,油脂降解率为56.42%.3 株降解菌组合而成的复合菌剂对于纤维素、淀粉和油脂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均优于自然堆肥,作用于堆肥效果良好,在猪粪堆肥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猪粪堆肥复合菌剂响应面应用

    氮添加对典型草原常见禾本科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

    吕林有姜明昊赵艳
    59-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氮沉降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常见禾本科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方法]选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氮沉降平台 7 种不同氮添加[0、3、5、10、15、20、50 g/(m2·a)]处理,于 2021 年对羽茅(Achnatherum sibiricum)、冰草(Agropyon cristatum)、大针茅(Stipa grandis)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4 种禾本科植物叶部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氮添加对叶片数的影响不明显,但对高大型禾本科植物羽茅和大针茅叶片数增减比呈现正值,有促进效应,低矮型禾本科植物冰草和糙隐子草有抑制效应;同时促进了高大型羽茅和大针茅的叶片长宽生长,增加了二者叶片面积,抑制了低矮型冰草的叶片长宽生长和改变了糙隐子草的长宽比;促进了叶鞘生长,其中羽茅、冰草和大针茅增加效果明显;叶片生物量除在高量氮[20、50 g/(m2·a)]时对糙隐子草呈现出抑制效果,其他氮添加量均为促进作用,其中对密丛型大针茅和糙隐子草叶片生物量的影响效果明显.[结论]氮添加对禾本科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并不是一致相同的,其差异性与株丛型及叶部结构特征有关联,这对深入解读氮沉降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氮添加禾本科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内蒙古典型草原

    土壤改良剂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研究

    黄玉喜赫玲玲彭子涵程顺利...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试配的土壤改良剂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最佳施用比例.[方法]利用盆栽试验向Cd污染土壤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土壤改良剂,通过指示植物小麦的发芽率、株高及小麦植株SOD活性、MDA含量、Cd富集量等统计学指标,分析不同土壤改良剂对Cd污染土壤种植小麦的影响;通过土壤中不同形态Cd含量的变化,分析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土壤重金属Cd的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随土壤改良剂添加比例的增加,小麦发芽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随土壤改良剂添加比例的增加,小麦株高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添加比例为5%时最高;小麦植株内SOD活性、MDA含量和Cd富集量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在添加比例为5%时最低;添加5%土壤改良剂1(泥炭∶膨润土∶生物炭∶微生物=14∶7∶10∶1)的处理组中小麦植株Cd富集量较对照组降低了30.24%;土壤改良剂的添加显著降低了Cd污染土壤中酸溶态Cd的含量,使Cd的迁移性减弱,其中添加5%土壤改良剂1的处理组效果最佳,90 d土壤中酸溶态Cd含量由31.40%降低至9.72%,相较于空白对照组降低了65.43%.[结论]5%土壤改良剂1的施加可有效修复重金属Cd污染土壤.

    土壤改良剂重金属Cd污染土壤修复小麦

    喷施液态地膜对盐碱地植被和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

    黎轩刘福德宋莉赵斌...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喷施液态地膜对盐碱地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在轻度退化的盐碱地上设置了CK(0 kg/hm2)、LF(375.0 kg/hm2)、HF(562.5 kg/hm2)3个液态地膜喷施梯度试验,探讨不同液态地膜喷施量对盐碱化土壤地上植被生物量、有机碳含量、土壤养分和酸碱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液态地膜喷施量的增加,土壤理化性质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相比,562.5 kg/hm2的喷施量使土壤有机碳提高了7.79%,全磷含量提高了111.11%,地上生物量提高了65.3%;在375.0 kg/hm2 的喷施情况下土壤全氮超过对照样地的46.2%.[结论]液态地膜的使用显著提高了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了土壤中全磷含量,有助于盐碱地土壤改良和固碳增汇能力的提升.

    液态地膜土壤有机碳生物量盐碱地土壤氮磷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中华鳖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丁淑荃吴梦晓尤昆袁娟...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 种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筛选出的10条ISSR引物对来自5个种群的中华鳖个体样本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获得123条清晰的扩增位点,平均多态性条带(PPB)比例为73.417%.5 个居群的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1.748 0、1.417 7、0.245 5、0.370 4,其中乌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其他中华鳖,淮河鳖群体的变异程度最小.5个居群总遗传多样性指数(Ht)= 0.240 0±0.037 1,居群内遗传多样性指数(Hs)= 0.174 7±0.021 6,基因分化系数(Gst)= 0.271 9,基因流(Nm)= 1.339 0.总遗传变异结果显示:有 27.19%的变异发生在居群间,72.81%的变异发生在居群内.杂交鳖与日本品系之间遗传一致度最高(0.937 1),遗传距离最小(0.064 9);中国台湾品系和乌鳖的遗传距离最大(0.127 5).聚类分析表明,杂交鳖、日本品系和淮河品系聚为一类群,乌鳖与其他品系差异较大,单独为一类群.该研究结果丰富了中华鳖分子标记信息,分析当前中华鳖遗传资源形势,为新品种选育改良、种质资源管理等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指导.

    中华鳖(Pelodiscussinensis)ISSR种质资源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

    安徽六安地区1例鹅圆环病毒病PCR诊断与分析

    胡晓苗杨雪戴银潘孝成...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安徽六安某朗德鹅场送检的疑似圆环病毒病的病料进行鉴定.[方法]采集病例中鹅的肝脏,提取病毒DNA,根据Gen-bank已登录GoCV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检测病料中GoCV,对扩增到的序列进行测序,最后将获得的序列构建进化树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检测到大小为580 bp的目的条带,序列比对结果发现,鉴定株与山东分离株KT387277.1 的遗传距离最近.[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了解该地区GoCV的流行情况提供了参考.

    鹅圆环病毒PCR序列分析

    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妊娠期西门塔尔牛及其犊牛的影响

    脱征军张建勇肖爱萍张凌青...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日粮营养水平对妊娠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 40 头 2~5 胎、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妊娠母牛,随机分为 4 组.然后,按照肉牛饲养标准设置低、中、高营养组和对照组.每 2~3个月对试验牛称重,并对母牛血液学指标、产犊情况、犊牛初生重及增重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对体况较好的妊娠后期母牛提供中等营养水平(能量水平低于国标10%、蛋白质水平低于国标5%)的日粮,即可满足其生产需要,实际生产中可获得较高的收益.该试验为肉牛养殖提供了因地制宜的日粮配方,对于节省养殖成本和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营养水平西门塔尔牛繁殖性能

    小麦TaTVP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马燕斌李换丽文晋王霞...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发掘并研究小麦TaTVP1基因响应耐盐、耐旱等非生物胁迫的功能与机制,为小麦抗逆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方法]利用PCR技术克隆小麦TVP1基因,扩增获得cDNA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利用qRT-PCR技术分析其表达模式.[结果]小麦TVP1基因全长2 289 bp,编码762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具有12个跨膜结构,该结构中疏水氨基酸具有高度保守性,且肽链N末端与C末端均位于膜外,预测该跨膜结构可形成具有明显孔道的高级3D结构蛋白,推测与其具有的H+离子泵通道功能密切相关;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TaTVP1蛋白与单子叶植物TVP1蛋白的同源性较高,该类蛋白在进化过程中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可形成2个明显的类群 Ⅰ和 Ⅱ;定量PCR分析表明,小麦中TVP1基因在根、茎中的表达量要明显高于叶、穗中,具有组织特异性,且不同材料间同一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趋势也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不同材料间的耐旱等抗逆性存在差异有关.[结论]克隆并分析了小麦TaTVP1 基因,为进一步阐明该基因参与抵御非生物胁迫的机理奠定一定的研究基础.

    小麦TVP1基因生物信息分析表达模式分析

    菊科花卉在国家植物园(北园)花境中的应用

    仇莉袁媛陈博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过去6年菊科花卉在国家植物园(北园)花境中的种类及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统计其中71 种、隶属于 50 属的菊科花卉的生活型、原产地及观赏特性.结果表明,园区内花境中菊科花卉种类丰富、品种多样,在色彩、立面和质感等方面能够丰富不同季节花境的景观层次,并基于此进行了菊科专类植物花境的实践探索.结果表明,宜增加多年生菊科花卉的应用,营造长效花境景观,一、二年生菊科花卉适当配置,为景观增色;应进一步开发利用菊科野生花卉,筛选更多适生的菊科乡土植物和新优植物,使菊科花卉成为节约型花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菊科花卉国家植物园(北园)花境观赏特性应用